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如

admin2015-04-22  28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材料二:某版本初中物理教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学过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等知识。
    (1)简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完成“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中的物理关系”的教学设计。(不少于300字)

选项

答案(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中的物理关系”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会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和光的反射定律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 (3)了解平面镜成像在科学技术方面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进行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2)根据预设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采集实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奥妙。 (2)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采用分组实验探究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情境1.早晨我们照镜子整理衣装时,看到镜子中的像具有什么特点?当你与镜面的距离发生变化时,看到镜中的像的大小好像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判断对吗? 情境2.平静的湖水相当于平面镜,可以倒映出山的“倒影”,这个像是倒立的吗? 情境3.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的大小、以及连线有什么关系?你如何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 (二)学生猜想与假设 猜想1.像和物体的大小不等。 猜想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但会随着距离的变化,像的大小也会引起变化。 猜想3.像是实像,是倒立的。 (三)实验器材准备 玻璃板一块、平面镜、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火柴、 (四)实验设计 根据学生的猜想和假设,分组实验进行探究。 探究1.像与物的大小是什么关系? 探究2.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 探究3.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探究4.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是什么关系? (五)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1.实验探究 学生用桌子上的平面镜、形状和大小相同的两支蜡烛做实验试试看。 提出问题:实验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只能在平面镜的前面看见物体的像,在背面看不见物体的像,没办法把“替代物”放到平面镜背面的像的位置上。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代物”?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寻找像的位置?用什么办法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的关系(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得出解决办法。) 学生用平板玻璃继续完成实验。教师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实验,并采集实验数据。 2.设计实验数据分析表: [*] 提出问题:在上面的实验中,平面镜后面并没有点燃的蜡烛,我们为什么却能看到平面镜后面好像有蜡烛? 通过作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平面镜中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介绍平面镜成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物理学把这种像叫做虚像,而把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叫实像。再次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并且用白纸放在玻璃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现纸上并没有像,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 3.实验结论:(由学生整理完成)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分析论证成像特点: (1)利用“对称法”画出蜡烛的像。 (2)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出蜡烛的成像光路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虚像的特点。 (六)课后作业与信息收集 1.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总结虚像的特点。 2.收集平面镜成像在科学技术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nJ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