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以下材料并根据其中的任何观点作文。 粽子甜咸之争引关注 网友欢乐讨论传习俗 新华网长春6月12日专电(记者段续) 粽子到底是甜的还是咸的?这个问题在端午节假期里的网络平台上被争论不休,“硝烟四起”。支持者分为三派“互不妥协”,分别

admin2017-06-29  19

问题     请阅读以下材料并根据其中的任何观点作文。
    粽子甜咸之争引关注  网友欢乐讨论传习俗
    新华网长春6月12日专电(记者段续)  粽子到底是甜的还是咸的?这个问题在端午节假期里的网络平台上被争论不休,“硝烟四起”。支持者分为三派“互不妥协”,分别是支持甜粽子的“甜党”,咸粽子的拥趸“咸党”,甜咸通吃的“吃货党”。
    “甜党”多为北方网友,在他们心目中,甜味的粽子才是正统。网友谷大白话表示:作为东北人,我从小到大吃的都是加大枣的甜粽蘸白糖。南方咸味加肉的粽子令他惊讶不已。
    “咸党”多为南方网友,认为咸粽才是粽子的“真谛”。网友下厨房说:“软软的糯米和沙沙的蛋黄混着些许的肥油,一口下去那叫一个咸香!”但他的看法被许多“甜党”网友“鄙视”,认为这种吃法“不可思议”。
    甜咸均可的“吃货党”则来者不拒,  “连甜、成粽子都没吃过的家伙也敢说自己是‘吃货’?醒醒吧!各种口味的粽子必须要品尝啊。”
    评论风趣,嬉笑怒骂,喋喋不休的甜咸争论成了端午节假期里的一件“网络盛事”。网友们甚至为甜咸二党选举出了领袖,拟人化的逗趣让人忍俊不禁。
    许多国外网友也参与到甜咸的讨论中。一些人建议像之前的豆腐脑甜咸之争一样,向美国白宫网站的“我们人民”板块提出请愿以确定粽子到底应该是甜是咸。
    “这样的争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东北师范大学传播学教授石晓峰说,“网络现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类似的争论可以多些,广泛些,网友玩乐之余还可弘扬中国传统,一举两得。”
    【文章来源:新华网】
    作文要求:思路清晰,文字通顺,用词得体,结构合理,文体恰当,文笔优美。

选项

答案 网络助力传统文化传播 粽子到底是甜的还是成的?豆腐脑到底是甜的还是成的?是米饭还是面条?……饮食文化南北之差总会在网络上掀起一股股“腥风血雨”。不同的饮食传统,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当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发展、传播方式也会发生改变。从早期的口耳相传到后来的传抄题壁,从金石的铭刻镌铸到丛帖的槌拓摹写,从纸张和印刷术的印刷传播到广播、电视为主体的电子传播,记录手段与传播技术的不断更新,不仅促进了知识的积累,更引发由观念聚合重组而产生的思想变革与突破。如今,网络的出现,真正突破了时间、空间、地域和媒体的界限,使各类文化信息能以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形式,全天候地在全球各地间迅速交流。网络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助力推动作用。 网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方式,拓展了传统文化的共享空间。以往中国传统文化想要走出国门,通常是在国外建立中国文化的书院,安排教师讲课。但是,这种方式不管是资金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很巨大。而在网络时代,传统文化获得一种新样态,它既是被传播内容,也是传播方式。早在2013年,故宫博物院就推出了首个iPad应用“胤稹美人图”。以著名的清代工笔仕女图《胤稹美人图》为原版,打造了一个极具交互性的展示与科普平台,使大众获得千载难逢的近距离接触国宝的机会。这种借助博物馆公开的和个人提供的名物资料、音乐知识、文本信息等,搭建网络空间沟通联动平台的方式,可以促进艺术、文学、历史专家和爱好者的资源与信息优势互补,全方位立体地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民众对于中华传统历史文化的关注热情。 网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平台,促进了世界各国传统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是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而网络的快速发展,无疑为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提供了更为便利、更为通畅、更为广阔的舞台。2015年中美合拍的纪录片《鸟瞰中国》采用纪实的手法向世界展示中国元素和传统文化,并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播出,还同步在腾讯视频向海内外的观众播放。该片一经播出即火爆中美,引发国内外观众的广泛热议。可见,在网络这个交流平台上,不同国家的人们可以分享彼此的传统文化之美,进而自发地开展文化的网上交流。 传统文化是社会历史生活的积淀,其中丰富的物质精神资源蕴含着巨大的转化势能,让古典参与现实生活和现代生产并不矛盾。从豆腐脑甜咸之争到粽子甜咸之争,多样化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互联网全方位地展示出来,也为世界文化间的合作与交流注入了更多的现代气息。在互联网日益深化发展的今天,网络非但不是冲击传统文化发展的“罪魁祸首”,反而是助力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个良好方式。

解析 【构思谋篇】
    材料来源于新华网关于网络对粽子甜咸之争的报道,叙述了因为中国南北传统习俗不同而引起网友的争论,并列举一些持不同意见的网友的观点,最后引用传播学教授的说法,肯定了网络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作文构思立意时,应紧紧围绕网络与传统文化,对材料中所传达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肯定或否定,即网络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或网络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
【范文赏析】
    文章观点明确,“网络助力传统文化传播”既是标题,也是全文着力阐述的核心观点。文章开篇即援引材料,说明网络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然后从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这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互联网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接着从网络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促进世界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两个方面论述了网络对文化传播的重要助力。文章层次清晰,主题深刻,充分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6w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