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2011年7月20日,当某工业园区值班安全员李某巡逻时,突然发现2号宿舍楼302员工宿舍有浓烟从窗户向外冒出,其意识到302室已发生火警(注:宿舍所属单位员工都在上班),李某即刻用对讲机通知巡逻岗,同时快速冲向宿舍提取灭火器赶赴事发现场。巡逻岗在得到火警信
2011年7月20日,当某工业园区值班安全员李某巡逻时,突然发现2号宿舍楼302员工宿舍有浓烟从窗户向外冒出,其意识到302室已发生火警(注:宿舍所属单位员工都在上班),李某即刻用对讲机通知巡逻岗,同时快速冲向宿舍提取灭火器赶赴事发现场。巡逻岗在得到火警信
admin
2021-03-26
58
问题
2011年7月20日,当某工业园区值班安全员李某巡逻时,突然发现2号宿舍楼302员工宿舍有浓烟从窗户向外冒出,其意识到302室已发生火警(注:宿舍所属单位员工都在上班),李某即刻用对讲机通知巡逻岗,同时快速冲向宿舍提取灭火器赶赴事发现场。巡逻岗在得到火警信息后,第一时间启动大门岗警铃,并用对讲通知各岗位,3分钟后,各班组人员按照工业园区管理处《义务消防队作战方案》相关流程,在总指挥的指挥下,全面展开灭火救援工作,在各班组通力协作下于45分钟后将火源扑灭。
事后,管理处技术人员对火灾现场进行查看,初步查明此次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员工外出时未拔掉放在床铺上的小型录音机的变压器电源,变压器长时间带电工作造成线圈绝缘击穿,导致短路燃烧,继而引起床铺易燃品起火而波及周边床铺等。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李某在整个事件中的行为有没有不妥之处?
选项
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应当立即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消防队接到火警,必须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本案例中虽然管理处组织人员尽力将火扑灭,但是如果在无法扑灭火灾的情况下才拔打“119”,有可能会造成更大损失。消防部门将会追究他们灭火不当的责任。因此应先报警再组织人员扑救。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Cuu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题库二级消防工程师分类
0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二级消防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企业2013年度利润表中营业利润为1000万元,营业外收入200万元,营业外支出100万元,适用所得税率25%,则当期所得税为()
生产某产品的工人小组由4人组成,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其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的工作时间为4小时,则生产该产品的劳动定额为______工日。
斗容量在1m3正铲挖土机,挖四类土,装车,深度在2m内,小组成员2人,机械台班产量为4.76(定额单位100m3),挖100m3的人工时间定额是()工日。
某建设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12万台/年,固定成本为1320万元/年,产品售价为900元/台,变动成本为630元/台,销售税金及附加50元/台。则此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产量为( )台/年。
对于设计方案比较特殊,无同类工程可比,且审查精度要求高的施工图预算,适宜采用的审查方法是()。
某技术方案投资来源中,技术方案资本金2000万元,借入银行资金1000万元,建设期借款利息200万元。在编制技术方案财务现金流量表时,建设期现金流出的投资应为()万元。
材料消耗定额是在合理和节约使用材料的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资源的数量标准,包括______。
根据相关文件,施工现场按规定交纳的工程排污费属于()。
随机试题
三废的控制应按照排放物治理和排放、排放物循环、减少污染源的四个优先级顺序考虑。 ()
网络传播与传统的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在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
MG一主要临床特征是受累肌肉连续收缩后发生严重无力甚至瘫痪,经短期休息后又可好转,因此症状呈现出________的波动性变化。
患者男性,35岁,黏液脓血便1年,无发热,常件里急后重。壹体:左下腹轻压痛,未触及包块。胸部X线检查:未见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陈皮B.佛手C.青皮D.枳实E.荔枝核功能破气除痞,化痰消积的药物是
国有土地收益中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上缴国家中央财政,()留给有关地方人民政府。
检验检测人员从事检验检测工作,必须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执业,但不得同时在()个以上检验检测机构中执业。
从价计征进口货物税款时,应考虑()等因素。
在资源开采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a)的精神,遵循市场规律,采取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分配和规范各类市场主体合理开发资源,承担资源补偿、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的原
简述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基本内容。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