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混凝土材料在外部力学荷载、环境温度以及内部物理化学过程的作用下均会产生变形,以下属于内部物理化学过程引起的变形是( )。
混凝土材料在外部力学荷载、环境温度以及内部物理化学过程的作用下均会产生变形,以下属于内部物理化学过程引起的变形是( )。
admin
2018-01-08
78
问题
混凝土材料在外部力学荷载、环境温度以及内部物理化学过程的作用下均会产生变形,以下属于内部物理化学过程引起的变形是( )。
选项
A、混凝土徐变
B、混凝土干燥收缩
C、混凝土温度收缩
D、混凝土自身收缩
答案
D
解析
混凝土的自身收缩与干缩一样,是由于水的迁移而引起的。但它是由于水泥水化时消耗水分造成凝胶孔的液面下降形成弯月面,产生自干燥作用,从而导致混凝土体的相对湿度降低和体积减小而最终自身收缩。A项,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随时间而增加的变形称为徐变。B项,混凝土停止养护后,置于未饱和空气中的混凝土因失去内部毛细孔和凝胶孔的吸附水而发生的不可逆收缩,称为干燥收缩变形,简称干缩。C项,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水泥水化反应会放出热量,在混凝土的凝结硬化过程,混凝土的温度会升高。然后,随着水泥水化反应速率降低至水化反应结束,由于热量不断散失,混凝土进入降温过程,温度降低伴随的体积缩小,称作温度收缩或温降收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H4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基础考试(下午)题库一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基础考试(下午)
一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列高层建筑中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时,( )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Ⅰ.高柔的高层建筑结构Ⅱ.沿竖向刚度略有变化的52m高的乙类高层建筑结构Ⅲ.设防烈度为7度,高度大于100m的丙类高层建筑结构Ⅳ.甲类高层建筑结构
预应力钢筋中的预加力为( )。假定预应力钢筋中的预加力为720.6kN,计算开裂弯矩为( )。
该柱在某荷载组合下初始偏心距ei=76mm,系数ξ1=1,则轴向压力作用点至纵向受拉钢筋的合力点的距离e最接近下列( )项数值。设柱每侧配置5Φ20的钢筋,A’s=As=1570mm2,柱子上作用轴向力设计值N=400kN,且已知构件为大偏心受压,则
对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列哪种情况可不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补充计算?
下列有关基坑工程的一些主张,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提示:本题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作答。
某中间层剪力墙开洞后形成的连梁,其截面尺寸为bb×hb=250mm×800mm,连梁净跨ln=2600mm。假定按二级抗震等级采取抗震计算措施,连梁有地震作用组合时的支座弯矩设计值(逆时针为正方向)如下:组合工况一:左端,右端=-220kN.m;组合工况二
该框架第五层中柱节点,其纵、横梁及柱截面尺寸如图2-19所示。抗震设计时,节点左右梁端相同时针方向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Mb=450kN.m(为较大值)。节点上、下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Hc=4.7m。梁纵向钢筋的as=a’s=35mm。试问,1-1剖面方向节
关于信号与信息,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汇水管如图6-11所示,1~3部分水管的横截面积分别为A1=0.01m2,A2=0.005m2,A3=0.0lm2,入流速度v1=4m/s,v2=6m/s,出流速度v3为()。
设A、B两处液体密度分别为ρA,ρB,由U形管连接,如图6-4所示,已知水银密度为ρm,1、2面的高度差为△h,它们与A、B中心点的高度差分别为h1,h2,则AB两中心点的压强差pA-pB为()。
随机试题
生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称为______温度。
支原体与L型细菌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建筑工地电梯井门,必须是工具化、定型化,安装高度不低于()米。
在快速城镇化阶段,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影响全国计价方式选择的因素有( )。
灌注桩桩顶混凝土不密实或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主要原因是()。
下列关于耕地占用税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某单位重视对年轻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在一次培训计划中,单位负责人决定在赵、钱、孙、李、周、吴六人中挑几名参加培训,参加培训的人选需满足下列要求:赵、李两人中只挑一人参加;李、孙两人中也只挑一人参加;赵、钱两人中至少挑一人参加;赵、周、吴三人中需有两人参加;
OurvisittotheexcavationofaRomanfortonahillnearCoventrywasofmorethanarchaeologicalinterest.Theyear’sdighad
Theprocessbymeansofwhichhumanbeingsarbitrarilymakecertainthingsstandforotherthingsmanybecalledthesymbolicp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