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17日,甲某急需现金支付一笔合同货款,为免遭受高额的违约罚金,遂向乙某提出以年息30%的利率借款10万元,期限1年。乙某同意,双方就此立约。1年后甲因货物不畅销而无力还款,乙某诉至法院,甲某反诉订立借款协议系乙某乘人之危,显失公平(当时银行同

admin2013-05-03  35

问题 2005年3月17日,甲某急需现金支付一笔合同货款,为免遭受高额的违约罚金,遂向乙某提出以年息30%的利率借款10万元,期限1年。乙某同意,双方就此立约。1年后甲因货物不畅销而无力还款,乙某诉至法院,甲某反诉订立借款协议系乙某乘人之危,显失公平(当时银行同类货款利率为10%),要求撤销。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选项 A、借款协议系双方协商所签,利率是甲某主动提出的,不能认定乙某的行为是乘人之危
B、30%的年利率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三倍,不属于显失公平
C、如果甲某确实无力偿还,可判定其分期偿还
D、甲某的诉讼时效应至2007年3月17日

答案A,B,C

解析 《民法通则意见》第70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可以认定为乘人之危,故A项正确。《合同法》第211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故B项正确。《民法通则》第’108条的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故C项正确。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甲某的诉讼时效应至2008年3月17日,故D项错误。因此,本题应选A、B、C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SRy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