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民法典》第1170条规定:“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分析该法条并举例说明。[北大2011年研改编] 兰某擅自跳车的
《民法典》第1170条规定:“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分析该法条并举例说明。[北大2011年研改编] 兰某擅自跳车的
admin
2022-09-19
56
问题
《民法典》第1170条规定:“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分析该法条并举例说明。[北大2011年研改编]
兰某擅自跳车的行为是否可以成为被告要求减免部分或全部责任的抗辩理由。
选项
答案
兰某擅自跳车的行为可以作为减免责任的抗辩理由,具体分析如下: ①兰某作为智力正常的成年人应当预见到拖拉机雨天行驶不安全,以及跳下正飞驰车辆可能发生的人身损害,同时也过于迷信,因此其跳车的行为本身有过错,直接导致了其死亡的损害结果。 ②按《民法典》规定,受害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作为责任人减轻责任的抗辩事由。 所以本案中,兰某擅自跳车可以作为被告减轻责任的抗辩。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f9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田某(男,45岁)系某国有建筑公司经理,为与另一建筑公司争夺市场,指使陈某(男、17岁)、邓某(男,19岁)将另一建筑公司经理张某教训一番,警告其不要与田某所在公司竞标。陈、邓二人便将下班回家的张某截住,告知此事。因张某对二人厉声怒斥,二人便与张某扭打起来
案情:王某、方某分别为某服饰有限公司的经理和出纳,何某、刘某为公司监事。该服饰公司在章程中规定,其经营范围为成衣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但该公司从2003年就开始从事男女假发的生产和制造,主要在华北地区销售。其从中获利颇丰,但并没有变更公司章程。2005
《村支书的苦与乐》,以某县吴村村支部书记吴某为原型进行创作,其中描述了他与村霸林申(以林甲为原型)之间斗智斗勇的冲突场面。小说在《山南海北》杂志发表后,林甲认为小说将村支书作为正义的化身进行描述,将自己作为“村霸”进行刻画,侵犯其名誉权。林甲起诉老方,请求
2010年3月6日,家住A市B区的刘某因做药材生意资金紧张,与A市C区的李某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约定刘某向李某借款35万元,2010年6月1日将本金和利息还清,并以刘某已辞世的父亲在A市D区的一套三居室房屋作为抵押,并在相关部门办理了有关房屋抵押登记。20
如果丙大学使用的50台电脑出现质量问题,应向谁主张违约责任?乙公司更换商标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哪些主体可以作为适格的原告起诉乙公司?
案情:郭某在国外期间,加入国外某情报组织。回国后,郭某利用职务之便向国外情报机关提供我国有关重要情报,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此案由A市B区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终结后,由B区人民检察院向R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B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郭某间谍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消费者使用超市的自助式存包密码箱,二者形成什么法律关系?超市和将顾客甲物品取走的消费者是否构成共同侵权?为什么?
证据保全与财产保全的区别。(西北政法大学2007年考研真题)
简述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异同。
民事法律事实(清华大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题考过“构成要件”)
随机试题
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从和谐社会的高度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主要指()。
鼻周围三角区感染化脓忌用热敷的主要原因是
维持甲状腺激素分泌相对稳定的机制是
A、别嘌醇B、秋水仙碱C、泼尼松龙D、苯溴马隆E、双氯芬酸慢性痛风和痛风性肾病,为抑制尿酸生成,可选用()。
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后发生的,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计入()。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配售时,发行人和主承销商不得配售股票的对象是()。
张某已经辞去警察工作转而来到外企上班,张某的警衔可以保留。()
自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须佩戴安全头盔的规定出台以来,某市市场上的头盔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市场监管部门随即对商家进行了检查并发放了提醒告诫函。对市场监管部门向商家发放提醒告诫函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我们身体的生物钟系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光照。研究表明,光照可以有效地欺骗大脑进入“白昼模式”,哪怕当时人的眼睛是闭着的也没关系。研究人员发现可以用光照疗法来帮助我们调整时差,包括持续光照和不同间隔的闪光,而每10秒一次持续仅2毫秒的闪光最有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