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德日两国在战后反思战争罪行的原因、具体表现以及影响。(南京大学2016年世界史真题)
德日两国在战后反思战争罪行的原因、具体表现以及影响。(南京大学2016年世界史真题)
admin
2018-07-05
63
问题
德日两国在战后反思战争罪行的原因、具体表现以及影响。(南京大学2016年世界史真题)
选项
答案
作为二战罪魁祸首的德国和日本对其罪行的反省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恳切认罪,作出各种努力以取得受害国家及人民的谅解;而后者则百般推脱,极力掩饰甚至美化其侵略行径。 (一)原因:造成德日两国态度差异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对法西斯罪行的清算程度不同是主要原因,即战胜国对德日两国的改造程度不同及受害国对两国的态度不同是重要因素。二战结束后,苏、美、英、法四国根据波茨坦会议的精神,对德国进行了分区占领,德国残余的法西斯势力和军国主义余孽受到严厉处置,军国主义被清除得比较彻底,德国政治生活逐渐正常化。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了单独占领、特殊政策扶持,力图将日本纳人其冷战集团,作为亚洲的反共桥头堡。因此,日本轻易逃脱了大量的战争赔款,其最大的战犯天皇裕仁也得以逃脱罪罚,天皇制被保留下来。到1958年,所有日本战犯都得到了赦免。这种宽大的政策导致日本法西斯势力没有被根除,军国主义余孽没有被肃清,因而留下了种种后患。 (二)表现:德国自政府至民众都勇于承认战争罪行,承担战争罪责,作出了各种努力,以换取受害国家及人民的谅解。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阿登纳早在1951年就明确表态:“纳粹以德国人民的名义犯下了滔天罪行,对此我们有义务进行道德和物质的赔偿”。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庆祝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上也表示:“德国人民未能阻止那场丑陋的战争,因此深感历史责任无可推卸。我们知道是谁发动了战争,我们承认自己的历史责任,我们会严肃地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而日本政府及大多数民众则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态度,不仅不承认战争罪行,还极力掩饰甚至美化其侵略行径,推卸战争责任,不仅如此,日本政要还多次公然对供奉着十四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顶礼膜拜,篡改历史教科书,企图抹掉侵略历史。 (三)影响:德日两国在反省二战罪行上的态度如此不同,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今天看来,他们如何对待过去的历史对其国际形象也有着重大影响。由于德国能够积极诚恳地承认战争罪行,勇敢承担起战争罪责,加之其经济迅速发展,现已在国际社会树立起了负责任的强国形象,并在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日本虽然借美国的帮助,在战后经济得到了腾飞,但由于它不愿承担战争责任,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情感,至今仍然得不到亚洲甚至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信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qX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19世纪中期,德意志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现国家的统一,其首要的目的是()。
在王安石变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容易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激烈反对的是()。
试述五四运动至建国前中国史学的发展。
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如何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火的使用,是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果。开始使用天然火是在()。
汉高祖刘邦让陆贾分析秦失天下的原因,陆贾在他所著的()一书中,秦失天下的主要原因是“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并提出了轻徭薄赋的思想。
庆历新政
柏林危机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随机试题
法律、法规、规章对对行政执法程序没有规定办理期限的,应当实行限时办结制度。()
简述心丛的位置、组成及分布。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电气防爆检查内容的是()。
客户信用证券账户是证券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的二级证券账户。()
资产负债表中所确认的资产,均是企业所拥有的资产。()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人当然退伙情形的是()。
大洋钻探:揭示地球环境的历史档案为了解自己生存环境的变化,人类对地球的视野不但要在空间上拓宽.也需要在时间上扩展。地球的环境演变,在不同场合留下了各种各样的“历史档案”。唯独在深海沉积中留下的最为连续、最为全面。对深海大规模的系统研究开始于1
AsmillionsofAmericanjobsdisappearedoverthepastfewmonths,insomecasesforever,therewasone【C1】________forthenewly
Youwillhearanotherfiveshortpieces.Foreachpiecedecidewhatthespeakeristalkingabout.Writeoneletter(A-H)nextto
【S1】【S7】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