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2008年,廖先生放弃了上海年薪十几万元的工作回乡养火鸡。“我认准养鸡是条致富路,绝不是盲目冲动,而是认真调研后才下的决心。”廖先生说。目前,公司年销售额8300多万元,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还销往欧美。 江苏省人社部门的数据显

admin2021-11-03  50

问题 给定资料
    1.2008年,廖先生放弃了上海年薪十几万元的工作回乡养火鸡。“我认准养鸡是条致富路,绝不是盲目冲动,而是认真调研后才下的决心。”廖先生说。目前,公司年销售额8300多万元,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还销往欧美。
    江苏省人社部门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以来,全省共扶持近9万名大学生创业,其中不少是返乡大学生创业。据浙江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省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人数有9.5万多人。福建省宁德市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从2013年的600人增至2017年6月的2000多人,创业项目从500多个增至1800多个。
    坚守“北上广”还是逃离“北上广”,多年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令很多大学生纠结。不过,近两年,大学毕业生的“一线城市情结”明显松动,越来越多的人将“新一线”城市作为就业首选。由于中国均衡化发展的红利正向这些新崛起的城市倾斜,就业地点多元化的选择已形成明显趋势。
    香港科技大学毕业生汪某大学期间在深圳创立的一个小公司,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无人机行业的领军企业,这个名为大疆的公司俨然成为一张中国高科技创新公司的名片。
    上海交大的毕业生张先生用了几年时间,成功改变了数百万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他创立的“饿了么”,让食客们动动手指,就能获得快递小哥的送餐服务。
    麦可思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近5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创业比例连续从2011届的1.6%上升到2017届的3.0%,翻了近一番。以2017年795万应届毕业生的总量计算,年创业大学生的数量超过20万。而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年底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报告.2015——2016》显示,多数大学生创业并不是出于就业困难,超过90%的大学生是主动的机会型创业。
    2016年9月,G20杭州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创业行动计划》。目前,中国早期创业活动指数为12.84%,比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更活跃。其中,中国创业活动的主体是青年,占创业者总体比例的41.67%。
    2.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大学生求职指南》显示,2017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与就业严峻形势一同上升的,还有就业专业不对口率。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结果,2017年有近四成毕业生选择了与本专业不对口的工作,这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市场用人需求的多元化。同时也反映出毕业生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中国铁建下属某公司负责运营工作的小陈,大学时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虽然目前从事的是本专业的工作,但入职之初她也感到茫然,“尤其是技术端口的工作,本科所学的基础不足以满足工作需求”,很多东西还是需要在工作中学习。
    在小陈看来,计算机虽然是技术性比较强的领域,但门槛不高,“科班基础在独立制作出的成品面前几乎不值一提”,因此她在就业时,感觉即使自己是专业出身,也不会太有优势。
    出现职业与专业不同的现象,是很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所不愿意看到的,可是有些毕业生却主动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毫不相关的职业,因为他们觉得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小郑就是如此。
    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技术开发工作的小郑,本科专业是生物科学,他在学习和实习中感觉自己确实不适合从事本科所学专业,反而比较关注互联网和计算机行业的新闻动态,这也促使他将计算机行业写入了自己的人生规划。
    虽然起点比较低,但并不妨碍他“自学成才”。小郑认为,现在正是网站前端的爆发期,行业需求比较大。回忆三年来的工作,小郑深感平时所学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用的,将这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就是无穷的力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共享单车运维员、共享办公管家、信用管理师、量化交易员、时尚博主、家庭收纳师、食物造型师、陪跑师、基因检测师、无人机培训师……层出不穷的新职业一次次刷新了人们的想象。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经济,是孕育这些新职业的沃土。由“新经济”催生的“新职业”,吸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不断更新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显示,就业岗位正从原来的360行向3600行迈进。
    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9%的受访者周围有从事新职业的人,58.7%的受访者在就业时愿意选择新职业,66.8%的受访者认为新职业出现的原因是“互联网+”背景下“共享”经济、“无人”经济的发展,71.8%的受访者认为新职业的出现会更新就业观念,推动就业环境改变。
    3.应届大学毕业生离开学校走进社会之后,大部分相继走上了工作岗位,工作成了他们目前最为重要的事情。不过,在应届毕业生中,也有不着急就业的,他们选择暂时旅游、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慢慢考虑人生道路。他们被称为“慢就业一族”。这些年轻人不再恪守“毕业即工作”的传统模式,经济条件的改善与强烈的自我追求让他们的择业观悄然改变。
    2016年6月毕业的小杨,在同班同学都急急忙忙找工作的时候,反而显得特别清闲,并没有为了就业的事情着急。小杨告诉记者,目前她正在做微信国外代购,由于市场需求较大,所以每个月的收入比较可观,基本能自给自足。“这样的代购模式,根本不需要大成本的投入,也不需要囤货进货,一趟代购下来,邮费基本都能赚够了。”因此,小杨对于毕业就业并不着急,反而非常享受慢就业的环境。
    相对于一出校门就找工作的人而言,刚毕业的小陈则更热衷于考研。他表示,虽然2015年考研失败,但由于家里人对他考研非常支持,因此并没有催促找工作。“趁自己现在还年轻,多读点书,争取获得更高的学位,以后找工作会有学历上的优势。”但这并不代表小陈会一直考下去。“我给自己三次机会,若都没考上,那就只能去找工作啦,我可不想一辈子向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对于因自身条件和家庭条件优越而没有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成为“慢就业一族”的理由很简单: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小张就是其中之一。“试了很多份工作,总是感觉不满意,虽然期间也尝试去考公务员,但没考上。”小张表示,他的父母都是公务员,家庭收入尚可,自己没什么压力,所以就想着工作可以慢慢找,总归能找到合适的,毕竟自己要走的路还长。
    对于大学毕业生这种“慢就业”现象,从事多年就业培训的专业人士王女士表示,随着现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社会的多元性和宽容性增加,大学生就业的方式也变得多元起来。毕业后马上进入工作,准备买房结婚的生活已经是过去式。“如今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是‘90后’,家庭条件优越,很多毕业生对于赚钱没有迫切的需求,所以更加想要去提高自己,或者追求更好的发展。”王女士说道。
    “不管是什么原因,‘慢就业’的出现都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的改变,他们的选择也比以前更多了。很多大学生也在更多地考虑职业的长期发展和就业质量。”王女士表示,近几年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出现“慢就业”,对于充实个人能力或经历大有好处,还可以缓解当下的就业压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慢就业”还是件好事。
    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大学生的“慢就业”表面上看是在着眼未来,为自己的人生创造缓冲期,争取更多机会,而实际却是一种逃避就业的表现,是典型的“鸵鸟心态”。现实是残酷的,学生总要去面对社会和就业市场的“凄风冷雨”。“慢就业”所消耗的时间如果不能予以合理利用,很可能会消磨大学生的意志,致使他们以后更加难以适应高压的职场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与此同时,尽管看起来选择“慢就业”的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增加对当年社会就业压力会产生一定的缓解,但这些就业压力并没消失,而是累积在了一起,往后推移,这就在无形中增大了今后的就业压力。与其用时间做赌注去博取未来,不如及时面对现实、转变观念,摒弃“鸵鸟心态”,去主动迎接毕业后的就业挑战。广大毕业生都应理性看待“慢就业”的得失,根据自身实际,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
    4.“我们会有更多就业机会吗?”对这个网友关心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了答案:通过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意味着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对此,网民发帖表示,十九大发出的就业“动员令”,让人充满了干劲,再大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许多网友通过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写下了自己对就业的“小要求”。
    “我和女友都是大学生,在实习的时候找到一个养殖的好项目,不仅可以促进种植业、渔业以及旅游业发展,还可以带动村民致富,解决就业等问题。”一位网友留言说,“我们大学生需要一条绿色通道,让我们快速地办理相关证件。我们坚持返乡创业,不管再大的困难,相信都会迎刃而解。”
    “我学习的专业是植物保护,大学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现阶段农业方面的不足,我希望自己能带领家乡的农民致富。随着现阶段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品质和安全越来越重视,所以发展生态农业是必然趋势。我渴望拥有一份事业,也希望家乡越来越好。"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网友留言写到。
    “年轻人有知识、有冲劲、有干劲,但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我们需要政府引导,提供创业就业帮助。希望有关部门、机构能提供专业的培训指导,让我们更好、更快、更有活力地走上建设大美青海,建设大美海西的道路上。”一名西部的网友留言说。
    一名武汉的网友表示,因为从小生活在贵州道真县,所以对其有一种难以割舍的心情,自己非常愿意建设家乡。因此,希望县里能够设立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想法。
    一位身患残疾的出租车司机表示,自己愿意拿出收入的一部分来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让大家自力更生,增加残疾人的就业创业机会,同时希望按比例增加更多的残疾人出租车司机。
    “我经营着一家有着22年历史的小微企业,规模虽然很小,但产品很受欢迎,同时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积极调整转型,寻求更大的发展。作为小微企业,我们创业时很艰难,希望政府在为大企业做好服务的同时,能够为成千上万的小微企业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帮助我们更好地经营下去。”一位沈阳的网友留言说。
    “网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目前农村要把产品卖出去、把工业产品买进来依然很不便利。农村快递不发达,很多农村人购买商品非常不方便。目前好多电商都有相关的合作方式,比如线下超市、农村淘宝,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好多地方也都有成功的经验。”网友留言说,希望地方政府建立农村淘宝平台,帮助回乡的年轻人,给他们更好的就业机会。
    5.近年来,“新产品体验师”“微信公号营销”等“新岗位”成为不少“95后”大学生的择业选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求职者把销售岗位当成了“最垫底”的选择。“我们每年都招销售人才,虽然都能招够,但就是不好招。”一家大型酒企招聘负责人说,销售岗难招人主要是因为工作压力大,不稳定,奔波辛苦。此外,一些求职者还存在做销售“没面子”的心理,认为做销售是没有前途、没有地位的,影响了择业。
    招聘会上,随机接受采访的多数毕业生都提出,福利中最看重的是周末双休和“五险一金”是否齐全。有毕业生表示,“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不多,薪酬高的要求有工作经验,能胜任的工作薪酬太低,而且社会地位不高,再等等看吧。”据了解,招聘会上也不乏一些高薪的技术性岗位,但有人力资源主管表示,不少“90后”大学生属于“安逸型”人才,思维活跃但缺乏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些在听到公司要求驻外地或者长期出差之后便不再考虑。一家公司这次打算招收若干名技术方面的储备干部,作为技术骨干来培养,因此工资一栏显示入职最高薪酬可以达到5000元,也吸引了现场很多大学生前来咨询。但招聘专员表示,一提到干部,很多大学生都以为是坐办公室。工作很轻松,但该公司要求新入职的人员都要到生产一线熟悉3~6个月,能够在现场迅速处理技术问题,这就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了。
    “一些大学生太浮躁,都想着好职位,没人愿意从基础性的工作做起。”一家咨询公司的招聘经理说,“像刚才有个学生,还没毕业就要应聘人力资源主管,可他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人力资源根本就不沾边。”这位招聘经理表示,当天该公司收到百余份简历,但其中近七成都会被筛掉。
    “感觉他们很迷茫,根本没有想好自己到底要应聘什么岗位,就是漫天撒网式的应聘!”不少招聘代表深有感触:很多应聘者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不仅没有任何相关的背景和经验,对这家企业甚至连这个岗位是干什么的都一无所知,这样的应聘者让招聘企业很是头疼。“我们很认真地筛选简历并通知面试,但很多接到电话的大学生,有的根本不记得投过这家企业,有的则以面试地点远等让人哭笑不得的理由拒绝面试。”一家民营投资公司的招聘人员感慨,很多学生求职不够诚恳,都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某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一位负责人认为,政府职业培训工作应该“向前进”,学校、企业应该努力帮助毕业生完成从学生到职工的心理转变,找到人生方向。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引导学生做好短、中、长期的职业规划。但是,抽样调查的100名毕业生中只有不到20人认为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有用,他们最不满意的是课程信息量小、内容陈旧,与用人单位和社会脱节。
    “你家住哪?”“你父母是什么职位?”“你恋爱了吗?"像这样的问题,在招聘会现场并不少见。一位招聘负责人解释,现在的大学生“闪辞”的太多,新员工的工作黏性越来越弱,工作几天不辞而别的、抱怨工作累的均有,就业短期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在前期的招聘工作中,他们希望通过了解家境、地域等,招收能留得住的员工。“培养人才不容易,如果培养出来就离职,对公司来说也是损失。"
    企业忙着进场招人,招聘人员急着拿简介满场递,而另一边,一些大学生找工作却用上了“慢动作”。在大学生群体中,“待定族”和“慢就业”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去给别人打工,不如给自己干,我们宿舍现在正寻找项目,准备合伙经营,平摊风险,把找工作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创业的前期准备上。”一位就读于当地理工大学的同学表示。对于现今的大学生来说,创业已经没有那么高的门槛了,开公司算创业,开网店算创业,做微信代购也算创业,在他们眼中,“工作"并不意味着归属于哪个单位,而是让自己发挥最大的价值,在应届毕业生薪金普遍较低的情况下,琢磨着自己干点啥的大学生越来越多。
    6.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中,董卿凭借深厚的文学底蕴、大气端庄的主持风格赢得一众粉丝、嘉宾的热赞。连续十年主持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实至名归的“央视一姐”,这位有着丰富舞台经验、永远优雅淡定的女主持人却在提到童年父亲的教育时潸然泪下,几度哽咽后透露,“我的爸爸是一位特别特别特别严厉的父亲”。作为家里独生女儿的董卿,从来都没尝到过被视为“掌上明珠"的滋味。“每天早上要我到操场跑一千米,而且不许照镜子,幼儿园开始抄成语,背古文。”从小一直被父亲阻止参加文娱活动,但中学毕业后她却一心想报艺校,为此遭到了父亲的毒打,她一度想以自杀威胁,经常会在六楼家中的阳台边写一行字“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在爸爸军训式的教育下,董卿没少吃苦,也少了很多同龄人的乐趣。
    然而就是这样残酷的教育方式,却因董卿的成功,被众人推成了学习的榜样。有微信育儿公众号甚至打出《看董卿,学习“虎爸”教育!》的标题,刷爆朋友圈。可怜天下父母心,接受严苛家庭教育的孩子们年龄越来越小,而严苛教育的花样却越来越多,无形中体现出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焦虑。据媒体报道,从“陪读”到“陪考”,再到招聘会上强大的“家长陪聘团”,中国父母对孩子有着太多的不放心和不放手,约12.8%的失业青年坦承“家长对自己的就业几乎完全包办或干预较多”。
    北京一所知名大学硕士毕业生王某遇到了一个“难上加难”的问题:千辛万苦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却因不属体制内,被父母要求拒绝工作,继续求职。
    “我爸妈态度很坚决,让我必须找一份体制内的工作。在他们看来,外企赚钱多,没用;民企重视我,这也没用;最重要的是稳定,是福利保障。”王某说,在父母的观念里,不在体制内的工作都不是好工作。无奈之下,王某参加了上海市公务员考试。五个半小时的行测、申论和公共基础科目考试,让他近乎崩溃,出考场感叹:终于考完了!但如果这次没考上,他还要参加接下来的江苏省公务员考试。随后会迎来部分国企和事业单位的招聘高潮,努力冲关成了全家人的共识。父母让他进体制内的决心,让他很无奈。
    有人说,教育子女不是为了攀比,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让子女帮自己完成梦想,而是让他们在未来拥有更多的可能!人生漫漫长路,就业选择这关键的一步,从某种程度来说是真正的成人礼。有人选择“逃离北上广”,有人“留在大城市里闯一闯”,有人投身“双创”的时代浪潮,有人选择“慢就业”体验生活,每一个选择都值得尊重,每一场青春都应该闪亮。传统择业观念里的条条框框,比如将学历和就业画等号、以岗位光鲜度论成功,也早该打破和改变。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马云,不老老实实当翻译员,反而“不务正业”去开拓一度无人问津的电子商务,也许中国确实少了一个优秀的外语人才,却多了一个电商领军人物。头顶北大法学硕士光环的张天一,毕业后毅然选择卖湖南米粉,曾被评价为“资源浪费”的他如今一年卖掉的米粉“可绕北京六环十圈”,获得社会广泛点赞。他们对职业有自己的规划,听从内心的召唤,足以成就属于时代的骄傲。
    以自身奋斗改变命运,以不懈努力追求梦想,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活力之源。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变化,也映照出崇尚理想、崇尚奋斗的社会心理。网络分享平台上,时常可以看到“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性格是金牌,理想是王牌”“关系是泥饭碗,文凭是铁饭碗,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等励志金句,这正体现着年轻人的理想信条。即便为就业焦虑、生存压力所环绕,许多青年依然不改梦想初衷。正像有大学生所说,野心无法成就梦想,但热爱却可以。不管职业现实是否会成为梦想的光影投射,但在择业时勇敢地向梦想看齐,至少已经迈出了通往胸中日月的第一步。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让择业多态成为常态,又何尝不是我们当下所处时代的幸福呢?
参考“给定资料5”,分析当前部分毕业生在找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并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
    要求:
    (1)分析深入,措施合理;
    (2)不超过300字。

选项

答案误区: 一是对岗位的认知不全面,存在一定偏见; 二是眼高手低,心态浮躁,只关注待遇,缺乏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排斥相对艰苦的环境; 三是盲目应聘,漫天撒网,准备不充分; 四是求职态度草率,职业忠诚度欠缺。 建议: 第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认识,端正心态,脚踏实地工作;评估自身条件进行岗位选择,有针对性地求职。 第二,学校积极引导,开设符合学生需要的指导课程。 第三,媒体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挖掘就业创业典型,帮助大学生找准人生方向。 第四,企业明确岗位职责并主动宣传,多方考量人才;保障相应福利待遇,提供岗前培训,吸引和帮助毕业生融入职场。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x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