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中国社会史论战】
【中国社会史论战】
admin
2018-06-04
96
问题
【中国社会史论战】
选项
答案
20世纪30年代中国思想界、文化界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论争。1932年至1933年形成了高潮。主要代表人物有:郭沫若、吕振羽、陶希圣、梅思平、李季、杜畏之等。论战大体围绕三个问题: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有无奴隶社会;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及秦汉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论战的实质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无共同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学说是否适用于中国。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FX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313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历史学313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南昌起义
铁血政策
废奴运动
《中法新约》
简述近代中国外交制度的演变。
试述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谶纬之学(北京大学2003年中国通史真题)
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海军被大大削弱,在华盛顿会议上,英国放弃了传统的________,同意在主力舰的吨位方面与美国相等。
司马光编纂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是()。
德意志关税同盟
随机试题
()是班级组织长期形成的言论上、情绪上和行动上的共同倾向,是学生思想道德、人际关系、舆论力量等方面的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
下列选项中,不含甘草的是
局部持续长时间用冷可造成
下列关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力警铃故障原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职业道德的价值在于()
以下不属于教师的权利的是()。
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一迁移理论是()。
下列著名建筑建成时间最早的是()。
行政诉讼参加人不包括()。
DerTeeistkalt.Danntrinkeich______nich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