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

admin2021-12-01  32

问题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碎片化阅读”是一个专有名词,特指现代人在休闲时间通过电子设备浏览或获取知识的一种阅读方式。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不完整、断断续续,很明显,于我们而言,弊大于利。
  首先,“碎片化阅读”让人的大脑不再深度独立思考。无论哪一个平台提供的内容,都根本不足以提供完整的、系统的、有深度的论述,只能是一些浅显的、易于理解的、不需要过多思考就能够获取的知识,而这些内容的获取不需要耗费任何脑筋,比自己读书去获取知识容易多了。
  其次,如果我们没有相关的知识体系,我们所获得的那一丁点新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这和很多人感叹“看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一样的,我们接收了许多的知识,看起来好像懂了很多,但这样浅层次的、片面的知识并没有任何实际的作用。
  最后,“碎片化阅读”会混淆人们已有的价值观体系。例如,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说“30岁的单身女人都恨嫁”,今天就看到有文章说“30岁的单身女人是贵族”。这些矛盾、冲突的观点,会让人失去属于自己的独立思想,甚至陷入偏激。相比于“碎片化阅读”,只有系统化阅读的过程,才是真正学习、反思与沉淀的过程.如果我们过于依赖“碎片化阅读”,就无法获得系统化阅读带给我们的真正的思维提升。
所以,我们永远不可能从碎片化的信息中获得真正的认知和成长,“碎片化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弊端,远远大于我们获得的那一丁点知识收益。

选项

答案 “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吗? 材料通过一系列推理,断定“‘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其论证存在多处不当,分析如下: 首先,材料中说“无论哪一个平台提供的内容,都根本不足以提供完整的、系统的、有深度的论述,只能是一些浅显的知识”,未免过于绝对。例如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这样的平台,提供的都是知名的国内外期刊、学术文献等,难道能说这些平台“不足以提供有深度的论述”,只提供了一些“浅显的知识”吗? 其次,材料中认为“获取浅显的、易于理解的知识,不需要耗费任何脑筋”,未免过于绝对。事实上,并没有“无须努力就能获得的知识”,哪怕是再简单易懂的知识,也都有一个获取和接收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需要耗费精力和脑筋的。 再次,材料由“如果我们没有相关的知识体系”,推出“我们所获得的新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存在不妥。并非所有的知识都是“成体系的”,况且如果可以不断地回顾温习、巩固强化知识,我们所获得的新知识未必就会“很快被遗忘”。 又次,材料认为“这些矛盾、冲突的观点,会让人失去属于自己的独立思想,甚至陷入偏激”,存在不妥。事实上,矛盾和冲突的观点,也可能会使人不断加强思考、学会辨别和筛选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所以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观点,带来的未必全都是危害。 最后,材料认为“只有系统化阅读的过程,才是真正学习、反思与沉淀的过程”,未免过于绝对。事实上,即使不是系统化阅读,只要人们勤加思考、善于反省,无论是“系统化阅读”还是“碎片化阅读”,又或者是其他的学习方式,都可以不断学习到新知识,得到反思与沉淀。 综上所述,由于上文存在诸多逻辑错误,“‘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的结论难以成立。

解析 【谬误分析】
   ①材料中说“无论哪一个平台提供的内容,都根本不足以提供完整的、系统的、有深度的论述,只能是一些浅显的知识”,未免过于绝对。例如,中国知网、维普期刊这样的平台,提供的都是知名的国内外期刊、学术文献等,难道能说这些平台“不足以提供有深度的论述”,只提供了一些“浅显的知识”吗?
   ②材料中认为“获取浅显的、易于理解的知识,不需要耗费任何脑筋”,未免过于绝对,事实上,并没有“无须努力就能获得的知识”,哪怕是再简单易懂的知识,也都有一个获取和接收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需要耗费精力和脑筋的。
③材料由“如果我们没有相关的知识体系”,推出“我们所获得的新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存在不妥。并非所有的知识都是“成体系的”,况且“新知识的遗忘速度”也并不只受到“相关知识体系”因素的影响。如果可以不断地回顾温习、巩固强化知识,我们所获得的新知识未必就会“很快被遗忘”。
  ④材料由“看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推出“我们接收了许多浅层次的、片面的知识,看起来好像懂了很多,但没有任何实际的作用”,存在不妥。“人生是否能过好”受很多其他因素影响,比如“心态”“努力程度”等,并非是“看到的道理的多少”就能决定的。况且,浅层次的、片面的知识,也并非没有任何实际作用,这些知识积累起来也可以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对自己的成长有所助益。此外,短期看上去“无用”的知识,在长期看来可能也会产生“有用性”。
  ⑤材料认为“这些矛盾、冲突的观点,会让人失去属于自己的独立思想,甚至陷入偏激”,存在不妥。事实上,矛盾和冲突的观点,也可能会使人不断加强思考、学会辨别和筛选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所以这些矛盾和冲突的观点,带来的未必全都是危害。
  ⑥材料认为“只有系统化阅读的过程,才是真正学习、反思与沉淀的过程”,未免过于绝对。事实上,即使不是系统化阅读,只要人们勤加思考、善于反省,无论是“系统化阅读”还是“碎片化阅读”,又或者是其他的学习方式,都可以不断学习到新知识,得到反思与沉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T4a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