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自考
“注水肉”引起的思考 2009年2月18日,广州市“瘦肉精”事件中有70人中毒,此后不少人闻“瘦肉精”色变。事实上,“注水肉”更是盛行,其危害远远超过了“瘦肉精”。 据有关媒体报道,“注水肉”现象早已存在。国内较早的“注水肉”出现在广州。1
“注水肉”引起的思考 2009年2月18日,广州市“瘦肉精”事件中有70人中毒,此后不少人闻“瘦肉精”色变。事实上,“注水肉”更是盛行,其危害远远超过了“瘦肉精”。 据有关媒体报道,“注水肉”现象早已存在。国内较早的“注水肉”出现在广州。1
admin
2019-06-25
52
问题
“注水肉”引起的思考
2009年2月18日,广州市“瘦肉精”事件中有70人中毒,此后不少人闻“瘦肉精”色变。事实上,“注水肉”更是盛行,其危害远远超过了“瘦肉精”。
据有关媒体报道,“注水肉”现象早已存在。国内较早的“注水肉”出现在广州。1985年广州放开生猪购销市场后,一下子出现了两千多家屠宰厂,一些企业和不法商人为了自身私利,就在猪、牛屠宰前往其胃里强灌大量水,以增加毛重,或在屠宰后往动物心脏里强注大量水,水通过微细血管迅速扩散到肉体,增加净重;或将肉浸在水里,以水冒充肉的重量,使水钱变成肉钱。这些企业和不法商人不仅在动物身上加水,还加入其他成分,如加入阿托品,以扩张血管,达到蓄水的目的;注入血水以使肉色变深,注入矾水以起收敛作用,等等。企业和不法商人的这些行为给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注水肉"并不是个别现象,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有关食品生产加工的违法违规现象比较普遍。南京冠生园的月饼“陈馅事件”,乳品业的“三聚氢胺”事件,阜阳“奶粉事件”等,均表明一些企业为了经济利益,置消费者利益于不顾,无视企业的社会责任,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其结果不仅导致企业信誉的丧失,品牌形象的倒塌,更严重的是,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消费信心受挫,相关行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问题:
通过案例中的事件,你认为什么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选项
答案
社会责任是指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善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等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dOx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管理学原理题库经管类分类
0
管理学原理
经管类
相关试题推荐
案例:1990年下半年至1993年底,某县农民胡道秀以“打会”形式进行民间融资活动,先后收取金立富等15名原告“会款”126,639元。后因发生“炸会”(资金链断裂),胡道秀欠金立富等15人的“会款”未还。为此,金立富等15人分别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胡道
“债权系法律世界中的动态因素,含有死亡的基因,目的已达,即归消灭”,这里的“目的”是指()
裕华建材厂与省第四建筑公司于2005年2月签订了一个购销预制板合同。其中规定的预制板全部由作为供方的建材厂生产。还规定:建材厂应当在本年10月底以前将预制板交付给作为需方的省四建,省四建则应当在接受交付之后的十天内向建材厂支付货款80万元,如果在合同规定的
甲完成了一项发明,并将其专利申请权转让与乙,双方签订了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乙于合同生效时一次性支付甲100万元。后乙的专利申请被驳回。乙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甲返还100万元,为此引起纠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下列不属于通过招投标方式订立建设工程合同需要经过的阶段的是()
甲方将某饮料配方的专利技术转给乙方,双方当事人订立了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该转让专利权的合同生效时问是______。
居间人应将所了解的有关缔约的信息如实告知委托人,这是居问人的______。
下列概念中属于合同法的协作履行原则具体体现的是()
在技术开发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出现无法克服的技术困难,致使研究开发失败或者部分失败的,该风险责任由当事人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合同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风险责任()
以下企业最有可能接近原材料产地的是()
随机试题
教学设计的实质是学生在哪些方面的设计()
A.自溶酶B.M蛋白C.脂溶性色素D.透明质酸酶E.血浆凝固酶
下列关于继承和遗产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是()。
大中型水利工程发生质量事故后,事故处理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所需的物资、器材和设备、人工等直接损失费约400万元的事故属于()。
根据ABC上市公司的简要财务报表回答问题(所有计算采用计算末数,计算过程保留小数点后4位)。从长期来看,企业的已获利息倍数应该是()。
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这是()。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可以将当前活动窗口中的全部内容复制到剪贴板中的操作是()。
从中国传统法文化的角度,解释下面这段文字的真实含义。“本其事而原其志。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
Isitrainingoutsidenow?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