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
admin
2019-01-24
51
问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问题】
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
选项
答案
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应采用明挖法来开挖隧道。明洞既可作为地面建筑物用以抵御边坡、仰坡的坍方、落石、滑坡、泥石流等病害,又可作为地下建筑物用于在深路堑、浅埋地段不适宜暗挖隧道时,取代隧道的作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wjw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题库二级建造师分类
0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
相关试题推荐
公路工程施工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主要有( )。
暗沟采用混凝土浇筑或浆砌片石砌筑时,要求满足的条件有()。
B市路桥公司承接了西南丘陵地区某二级公路第二合同段的施工,合同段路线长14.5km。其中K18+300~K18+800段为软土地基,采用袋装砂井处理:K20+100~K26+300为膨胀土路段,采用膨胀土作为填料,边坡填筑时采用非膨胀土作为封层,路堑段边
B市路桥公司承接了西南丘陵地区某二级公路第二合同段的施工,合同段路线长14.5km。其中K18+300~K18+800段为软土地基,采用袋装砂井处理:K20+100~K26+300为膨胀土路段,采用膨胀土作为填料,边坡填筑时采用非膨胀土作为封层,路堑段边
冬期开挖路堑,正确的施工方法是()。
无机结合料路拌法施工,要求拌合后的混合料应()。
某施工单位承担了某二级公路第八合同段的施工任务,该合同段路线长8.0km,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水泥稳定基层。施工队伍进场后,考虑到施工成本和工期要求,项目经理提出了将其中K55+020~K58+200段水泥稳定基层更改为级配碎石基层的变更申请,经业主和有关
某二级公路全长28.5km,路面结构为:30cm填隙碎石底基层,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2cm水泥混凝土面层(设计弯拉强度5.0Mpa)。其中K3+500~k4+020为路堑段,K6+120~K6+850为河滨段。为了汇集和排队路面、路肩和边坡的流水
下列关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要求中,正确的有()。
随机试题
孙某委托吴某为代理人购买一批货物,吴某的下列行为中违反法律法规的是()。
《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的散文代表作。()
男性,50岁,慢性支气管疾患10余年,近3个月病情加重,痰中找到硫黄颗粒,右胸壁见瘘管,胸片示右下叶片状阴影,病变累及局部胸膜、胸壁,最可能的诊断是
造影时病人出现重度碘过敏反应,最有效的措施是
A、同一药物,剂型不同,其作用的快慢、强度、持续时间不同B、同一药物,制成同一剂型,由于制备工艺不同而表现不同C、同一药物,制成同一剂型,由于处方组成不同而表现不同D、同一药物,剂型不同,其副作用、毒性不同E、同一药物,
一般情况下,()的建筑工程可以不申请施工许可证。
(操作员:李主管;账套:501账套;操操作日期:2015年1月31日)修改并设置工资项目。工资表名:1月份工资表项目名称:岗位工资类型:数字长度:12小数:2
Alargenumberofcars______parkedinfrontofmyhouse.
可行性分析报告的重点内容是对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估计,最后得出分析结论。
程序设计方法要求在程序设计过程中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