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沉管灌注桩施工时,在软弱土层或软硬交接处要放慢拔管速度,对放慢速度的原因说法不合理的是( )。
沉管灌注桩施工时,在软弱土层或软硬交接处要放慢拔管速度,对放慢速度的原因说法不合理的是( )。
admin
2016-07-06
75
问题
沉管灌注桩施工时,在软弱土层或软硬交接处要放慢拔管速度,对放慢速度的原因说法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防止缩颈、断桩
B、保证管内混凝土高度
C、减小此时所需的拔管动力
D、让混凝土产生足够的排挤压力
答案
C
解析
降低拔管速度是让管内混凝土保持有足够高度,在软弱土层或是软硬交接处产生足够的排挤周围土体的压九防止出现缩颈和断桩。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8c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知识(上午)题库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分类
0
专业知识(上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相关试题推荐
某土石坝坝址区设计烈度为8度,土石坝设计高度30m。根据下面的计算简图,采用瑞典圆弧法计算上游坝坡的抗震稳定性。其中第i个滑动条块的宽度bi=3.2m,该条块底面中点切线与水平线夹角θi=19.3°,该条块内水位高出底面中点的距离zi=6m,条块底面中点孔
建筑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基础埋深2m,采用天然地基,场地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地下水位于地面下2m。为分析基础下粉砂、粉土、细砂液化问题,钻孔时沿不同深度进行了现场标准贯入试验,其位置标高及相应标准贯
某公路桥梁基础宽3m,埋深3.5m,若地基容许承载力[σ0]=200kPa,地基为一般黏性土,基底以上和以下土的容重分别为16.0kN/m3和18.5kN/m3,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为( )。
某膨胀土场地有关资料如下表,若大气影响深度为4.0m,拟建建筑物为两层,基础埋深为1.2m,按《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的规定,计算膨胀土地基胀缩变形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值?()
某软黏土地基天然含水量w=50%,液限wL=45%,采用强夯置换法进行地基处理,夯点采用正三角形布置,间距2.5m,成墩直径为1.2m,根据检测结果,单墩承载力特征值为Pk=800kN,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处理后该地基
某地基软黏土层厚18m,其下为砂层,土的水平向固结系数为Ch=3.0×10-3cm2/s,现采用预压法固结,砂井作为竖向排水通道打穿至砂层,砂井直径为dw=0.3m,井距2.8m,等边三角形布置,预压荷载为120kPa,在大面积预压荷载作用下按《建筑地基处
陡坡上岩体被一组平行坡面、垂直层面的张裂缝切割长方形岩块(见示意图)。岩块的重度γ=25kN/m3。问在暴雨水充满裂缝时,靠近坡面的岩块最小稳定系数(包括抗滑动和抗倾覆两种情况的稳定系数取其小值)最接近()。(不考虑岩块两侧阻力和层面水压力)
某黄土场地采用碱液法处理,灌注孔成孔深度为4.8m,注液管底部距地表距离为1.2m,碱液充填系数为0.7,工作条件系数为1.1,土体天然孔隙比为1.0,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一2002)计算。如单孔碱液灌注量为900L,加固厚度为(
如图5—6所示,某场地中淤泥质黏土厚15m,下为不透水土层,该淤泥质黏土层固结系数Ch=Cv=2.0×103cm3/s,拟采用大面积堆载预压法加固,采用袋装砂井排水,井径为dw=70mm,砂井按等边三角形布置,井距l=1.4m,井深度15m,预压荷载p=6
某堆载预压法工程,典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填土层重度为18kN/m3,砂垫层重度为20kN/m3,淤泥层重度为16kN/m3,e0=2.15,cv=ch=3.5×10-4cm2/s。如果塑料排水板断面尺寸为100mm×4mm,间距为1.0m×1.0m,正方形
随机试题
上肢动脉的主干依次有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和④____________。
在以下机关单位中,公文处理的组织形式可采用集中形式的有()
剧烈运动使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女,32岁。低热、盗汗、腹胀1个月,阵发性腹部绞痛,伴停止排气及排便10小时。目前该患首选的检查是()
以下( )属于道一琼斯分类法下的工业部门。
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它将商流与物流紧密结合,它是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也包含了物流中若干功能要素的一种形式。()
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26】【32】
ThemainreasonforAngela’stripwasto________.
A—toastB—menuC—cheersD—hospitalityE—waiterF—orderG—billH—i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