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想与妻子乙离婚,但乙一直不同意。甲便产生杀乙的念头,但苦于没有机会。一天,甲与乙约定上山打猎,甲在出发前一边检查猎枪一边与乙交谈,不经意地将枪口朝向了乙,正好枪支走火击中乙致其死亡。关于甲的主观心态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甲想与妻子乙离婚,但乙一直不同意。甲便产生杀乙的念头,但苦于没有机会。一天,甲与乙约定上山打猎,甲在出发前一边检查猎枪一边与乙交谈,不经意地将枪口朝向了乙,正好枪支走火击中乙致其死亡。关于甲的主观心态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dmin
2018-09-06
42
问题
甲想与妻子乙离婚,但乙一直不同意。甲便产生杀乙的念头,但苦于没有机会。一天,甲与乙约定上山打猎,甲在出发前一边检查猎枪一边与乙交谈,不经意地将枪口朝向了乙,正好枪支走火击中乙致其死亡。关于甲的主观心态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选项
A、甲在主观上是故意
B、甲在主观上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C、甲主观上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D、甲在主观上没有罪过
答案
B
解析
甲虽然起意想杀死其妻乙,但案发时甲没有杀乙的念头。所以,甲不具有杀人的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疏忽大意是无认识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行为是否已经认识或者预见.一般要在案件中用相关的事实表述出来。本案中,甲应当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因此,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本题中并没有相关事实表明甲已经认识到枪口朝向了乙.相反是在与乙交谈的过程中不经意地将枪口朝向了乙.这表明甲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属于无认识的过失。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O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张某因涉嫌放火罪被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张某另有抢劫罪的重大嫌疑,决定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重新计算羁押期限。关于重新计算羁押期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30题)
甲在某银行的存折上有4万元存款。某日,甲将存款全部取出,但由于银行职员乙工作失误,未将存折底卡销毁。半年后,甲又去该银行办理存储业务,乙对甲说:“你的4万元存款已到期。”甲听后,灵机一动,对乙谎称存折丢失。乙为甲办理了挂失手续,甲取走4万元。甲的行为构成何
依据行政诉讼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一证据材料在原告不能自行收集,但能够提供确切线索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调取?
某区公安局派出所突击检查孔某经营的娱乐城,孔某向正在赌博的人员通风报信,派出所突击检查一无所获。派出所工作人员将孔某带回调查,孔某因受到逼供而说出实情。派出所据此决定对孔某拘留10日,孔某不服提起诉讼。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关于被害人在法庭审理中的诉讼权利,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06—卷二—22,单)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高某与某军事部门有业务往来。一日,高某到该部门洽谈工作。趁有关人员临时离开将一部照相机窃走该照相机中有涉及军事机密的照片。关于本案,负责立案侦查的是下列哪一机关?()
D县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该县环保局负责人某甲环境监管失职案中发现某甲的犯罪已追诉时效期限。对此应当作出何种处理?
关于行政诉讼,下列哪些情形法院可以认定下位法不符合上位法?
甲因抢劫被某县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在侦查期间。甲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对于该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如何处理?(2004年试卷2第63题)
随机试题
可用于治疗林可霉素引起的伪膜性肠炎的药物是
有关鼻腔黏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背景:北方地区某工业厂房工程地上4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23010m2。天然地基,筏板基础,框架—剪力墙结构。某施工单位中标后成立了直营项目部,并按建设单位要求进场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项目部首次全员会上讨论如何安排编制《单位工程施工
餐后多久仍出现振水音即提示有胃扩张症
采血后制备出来的相应血液成分,以下哪种疾病需要相应的血液成分A.红细胞悬液B.新鲜冰冻血浆C.普通冰冻血浆D.冷沉淀E.浓缩血小板一位患者因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检查提示低蛋白血症,此时应选择何种成分输注
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与质量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的是()。
盈余公积可以弥补亏损,而资本公积不可以弥补亏损;只能转增资本。()
对质量改进的效果要正确确认,其确认的活动内容有()。
取缔非法校车的初衷是为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如果没有得力的配套措施,单纯采用这种取缔手段并不一定能够降低事故率:非法校车取缔之后,风险变得分散了,媒体也不会集中报道了,但并不意味着上下学的安全隐患消失,在没有正规校车的情况下,离家较远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