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试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admin
2022-10-18
29
问题
试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选项
答案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包括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只要具备实质要件就发生法律效力,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还须具备形式要件才发生效力。对于要式法律行为,如果没有采取相应的形式,该行为无效;对于不要式法律行为,当事人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用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也可采取其他形式。 民事法律行为的实质要件包括: (1)行为人合格。行为人合格是指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法律行为是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主体,不能正确判断自己行为的性质和正确预见自己的行为后果,就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以,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的首要条件。“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行为能力与其所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要相适应。如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法律允许的一切民事活动;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法人在进行民事法律行为时,必须在法定活动范围内,或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实施。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所谓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行为人的外部表示与其内心的真实意思相一致。实际生活中,造成行为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由于相对人或者第三人胁迫、欺诈,使行为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而成立民事行为; 二是由于行为人自己对该行为的重大误解,使其行为与其内在意思不一致。对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况,应当认定为无效或可撤销。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重要条件。不违法是指行为内容和形式都不违法。如不得买卖禁止流通物,否则行为无效。又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必须经审批机构批准,否则合同不生效。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称,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与公序良俗相符,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是无效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UA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刑法采取的数罪并罚原则是()。
关于没收财产,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甲潜入某公安交通管理局会计室盗窃,未能打开保险柜,却意外发现在该局工作的乙的警官证,随即将该证件拿走。随后,甲到偏僻路段,先后向9个驾车超速行驶的司机出示警官证,共收取罚款900元。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在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中,包括以下实行行为:(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下列选项中,属于知识产权具有的特征的是
1971年李某死亡,对所留遗产无遗嘱。李有二子一女,长子1959年死亡,其子甲于1970年死亡,甲遗有一子乙;次子1968年死亡,遗有一女丙;李的女儿1966年死亡,收养一子丁。对李某财产有继承权的是()。
甲系解放军某部军械库的司库员,一口趁值班的机会盗出军用皮大衣、皮鞋等价值6000元的军用物品。甲的行为构成()。
1999年7月,于某上班后进行输油作业,将油罐车里的汽油输进油库的储油罐。在输油过程中,于某见远处有一些人聚在一起,便擅离工作岗位,前去观看。储油罐装满后,汽油外溢,引起油库爆炸,造成30人死亡,45人重伤。于某的行为构成()。
随机试题
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应满足允许温升、________、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等要求。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此种表现属于
1988年2月8日夜,赵某回家路上被人用木棍从背后击伤。经过长时间的访查,赵某于2007年10月31日掌握确凿证据证明将其打伤的是钱某。赵某要求钱某赔偿的诉讼时效届满日应为()。
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生产经营单位未经依法批准,擅自生产、经营、储存危险物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者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0万元的,单处或者并处()的罚款。
理财规划师职业操守的核心原则是()。
中国农业银行于2010年7月15日和16日正式在上海和香港两地上市,至此,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全部实现上市,中国金融改革开始新的一页。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份按投资主体可以分为()。
一般而言,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将学习成败归因于【】
人们在说话时,语音频率范围内各个频带的强度是不同的,强度最高的频带是
求极限:
下面不能作为结构化方法软件需求分析工具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