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真空中有三个带电质点,其电荷分别为q1、q2和q3,其中,电荷为q1和q3的质点位置固定,电荷为q2的质点可以自由移动,当三个质点的空间分布如图所示时,电荷为q2的质点静止不动,此时如下关系成立的是( )。
真空中有三个带电质点,其电荷分别为q1、q2和q3,其中,电荷为q1和q3的质点位置固定,电荷为q2的质点可以自由移动,当三个质点的空间分布如图所示时,电荷为q2的质点静止不动,此时如下关系成立的是( )。
admin
2015-10-11
48
问题
真空中有三个带电质点,其电荷分别为q
1
、q
2
和q
3
,其中,电荷为q
1
和q
3
的质点位置固定,电荷为q
2
的质点可以自由移动,当三个质点的空间分布如图所示时,电荷为q
2
的质点静止不动,此时如下关系成立的是( )。
选项
A、q
1
=q
2
=2q
3
B、q
1
=q
3
=|q
2
|
C、q
1
=q
2
=-q
3
D、q
2
=q
3
=-q
1
答案
B
解析
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相互作用力为:
本题中,q
2
处于q
1
、q
3
连线的中点位置且静止不动,q
2
处于受力平衡状态,电荷平衡方程为:
,所以q
1
、q
3
所带电荷的性质相同且电荷量相等,即q
1
=q
3
=|q
2
|。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bZ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基础考试(上午)题库一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基础考试(上午)
一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吊车轮压设计值为______kN,最大横向水平力设计值为______kN。疲劳计算按(GB50017—2003)第3.1.6条规定,采用1台吊车标准值,求最大弯矩时可将1台吊车轮压合力与邻近一轮的中线与梁中心线重合,如下图所
关于螺栓连接,下列何项内容与《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要求不符?
上柱截面及配筋如图1-7所示。若该柱采用预制,在进行吊装阶段裂缝宽度验算时,已知上柱柱底截面由柱自重产生的弯矩标准值Mk=28.3kN.m。试问,该上柱柱底截面受拉区纵向钢筋的应力σsk(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翻身起吊验算。
一砖柱截面尺寸为490mm×490mm,采用MU10级蒸压粉煤灰砖、M10水泥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砖柱计算高度为4.1m;承受轴向压力设计值N=260kN,弯矩设计值M=13kN.m。提示:无起重机房屋,砖柱支承梁跨度小于7.5m。试问
试问,上述异形柱结构,除了应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以外,至少还应对与主轴成多少度的方向进行补充验算?
某房屋顶层,采用MU10级普通烧结砖、M5级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钢筋混凝土梁(200mm×500mm)支撑在墙顶,详见题图。提示:不考虑梁底面以上高度的墙体重量。当梁下不设置梁垫时(见剖面A—A),试问,梁端支撑处砌体的局部受
一多层砌体房屋局部承重横墙,如题图所示。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砂浆砌筑:防潮层以下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假定横墙增设构造柱GZ(240mm×240mm),其局部平面如题图所示。GZ采用C25混凝土,竖向受力钢筋为4
计算钢筋混凝土圆形塔身结构的自振特性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可将塔身视为竖向悬臂弹性体系,下列截面刚度取值()是错误的。
某框架结构商业建筑,采用柱下扩展基础,基础埋深1.5m,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凝灰岩。边柱截面为1.0m×1.0m,基础底面形状为正方形,边长a为1.8m,该柱下基础剖面及地基情况如图12—14(Z)所示。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5m处。基础及基底以上填土的加权平
点M沿平面曲线运动,在某瞬时,速度大小v=6m/s,加速度大小a=8m/s2,两者之间的夹角为30°,如图4—38所示,则点M所在之处的轨迹曲率半径P为()m。
随机试题
(2021年聊城莘县)教学气氛是构成教学心理环境的一项重要因素,包括()
对于下列疾病的诊断,选择正确显像方法A.首次通过法显像B.平衡法心血池显像C.99mTc-PYP显像D.18F-FDG心肌显像E.99mTc-tetrofosmin心肌显像关于急性心梗的诊断
孙某,男,58岁。腰痛日久,绵绵作痛,腰膝痠软乏力,脉沉细。针灸取穴为
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或者非法行医构成犯罪的应承担的是
口服补液盐中加入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
以1976年为基期,2009年为报告期,计算某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应开()次方。
以下关于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方法中正确的有( )。
改正下列错别字捉发难数(青岛大学2015)
Largecompaniesneedawaytoreachthesavingsofthepublicatlarge.Thesameproblem,onasmallerscale,facespractically
ManypeopleimaginethatAlzheimer’sdisease(早老性痴呆病),thedegenerativedisorderthatultimatelyleavessuffererswithtotalmem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