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经常会用到隐性采访,你如何看待这一采访方式,在运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admin2015-09-21  45

问题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经常会用到隐性采访,你如何看待这一采访方式,在运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选项

答案隐性采访,也叫暗访,是记者不公开自己的职业活动身份,或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采访意图的一种新闻采访样式。隐性采访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旁观式的隐性采访,是指采访对象完全不知情而记者又是以旁观者、目击者的身份的采访;另一种是参与式(也叫体验式)的隐性采访,是指记者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一种“参与者”的身份介入所要采访的事实的采访。 隐性采访不同于公开采访,具有公开采访所不及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会引起采访对象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从而有助于记者了解并掌握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二是不会因为采访意图与采访对象的利益相左而遭拒绝,从而有助于记者把握采访的主动权,尤其是能把握批评性、揭露性采访报道的主动权。 但是,隐性采访也存在着诸多弊端:第一,不少隐形采访是有一定危险的,记者需要有“深入虎穴”的精神,也要善于保护自己。第二,记者的介入式体验,可能影响新闻的客观性。有的记者为了刺探和揭露某些犯罪团伙的内幕,像公安部门的侦察员那样打人犯罪集团内部。这种“介入”不但有很大的危险,而且事件本身也会以为记者的加入而难以保持原样。第三,隐性采访如果不加以控制,极易造成对公民权利的侵害,尤其是对隐私权、肖像权的侵犯。 因此,记者在运用隐性采访时,需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考虑到可能会遭遇到的种种“不测”。隐性采访,尤其是参与式的隐性采访,所面对的并与之打交道的对象,主要是批评性、揭露性报道的对象,其中不少是社会的不法分子或敌对分子,故而这种采访带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采访前工作的周全与否极为重要。比如,记者隐瞒身份进行采访时应考虑到乔装打扮成什么身份,如何“装”得像,是否会露马脚,否则,一旦被对象识破,势必造成采访的失败。此外,记者在针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隐性采访时,应尽量与公安部门保持联系,取得他们的必要帮助,以确保采访时的人身安全。第二,要严格掌握采访范围,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隐性采访切忌滥用、乱用,这就要求记者懂得不是什么人与事都能成为隐性采访的对象的。凡是批评性、揭露性的隐性采访,其采访报道的对象必须是违反有关法律或法规的,或者严重侵犯公众利益的,同时必须是不属于法律禁止公开的信息。另一方面记者还要懂得,不是什么活动、什么地方都能进行参与式的隐性采访的。比如,记者不能因为要采访“吸毒少年”而陪着去吸毒。第三,批评性的隐性采访要有分寸,要有人文关怀的精神。第四,在具体运作中,隐性采访最好与显性采访结合使用。比如说,可以先进行显性采访,不行,再设法进行隐性采访;也可以先进行隐性采访,待到材料采集得差不多了,再进行显性采访,向对象核实信息;还可以在采访报道完成后,征求对象对报道的意见等等。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xdha777K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