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Ⅰ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I.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小明以前总认为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通过地理老师的讲解,小明懂得了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小红以前总认为重的物体更快落地,通过物理老师的讲解,小红懂得了相同质量的棉花和铁

admin2017-12-11  17

问题 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Ⅰ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I.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小明以前总认为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通过地理老师的讲解,小明懂得了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小红以前总认为重的物体更快落地,通过物理老师的讲解,小红懂得了相同质量的棉花和铁同时落地的道理。
(1)从知识学习的角度分析,小明和小红在老师的讲解下完成了怎样的过程?
(2)影响该过程的条件和因素有哪些?
(3)如何促进该过程的实现?
Ⅱ.某学校响应斯腾伯格提出的“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其中,张老师拿自己现在教的一个班开展了作文教改实验,一学期后,通过这个班的学生作文成绩的前后对比进行实验有无效果的鉴定。李老师则得到学校支持,随机抽取学生,组建了水平相当的两个班级进行数学教改实验:一个为实验班,一个为对照班。一个学期后,以两个班级前测后测成绩的比较来看实验有无效果。
(1)该材料中提到的行动研究有何优点?
(2)比较两位教师在实验对象样本选取方面的优劣。
(3)这两位老师各自的实验格式是什么?并比较两种实验设计的优劣。

选项

答案I.(1)概念转变的过程。 (2)客观条件: ①对原有概念的不满; ②新概念的可理解性; ③新概念的合理性; ④新概念的有效性。 主观条件: ①学习者的形式推理能力; ②学习者先前的知识经验; ③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④学习者的动机,对知识、学校的态度。 (3)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类比推理策略;认知冲突策略;创设为概念转变而教的情境。创设为概念转变而教的情境: ①创设一个开放的、相互接纳的课堂环境; ②采用一些开放的具有揭示力的探测性问题以了解学生的想法; ③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④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世界。 Ⅱ.(1)教育行动研究是一种为教育行动而研究、对教育行动的研究、在教育行动中研究的研究。其优点有: ①适应性和灵活性强,行动研究简便易行,较适合于没有接受过严格教育测量和教育实验训练的中小学教师采用。 ②具有评价的持续性和反馈的及时性,行动研究强调评价的持续性,即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贯穿整个研究过程。 ③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参与性,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联系。教育研究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行动。 ④多种研究方法综合使用。在较成功的行动研究中,可汇集多种研究方法的使用。理想的行动研究应是多种科学研究方法灵活、合理的并用。 (2)张老师的实验属于非随机取样,取样代表性不强,因此会影响实验成果的推广,不过简便易行;而李老师的实验取样属于随机取样,因而样本有较好的代表性,因此实验的外在效度高,实验成果的推广性强。不过取样会受客观条件限制,会牵扯太多的人力、物力,成本比较高。 (3)①张老师的作文实验属于单组前后测设计,其设计格式、优缺点如下: 单组前后测设计:只有一组非随机选择的被试,无对照组,只给予一次实验处理,有前测和后测,用前后测的差异来作为实验处理效应。 其格式为: G:O1 X O2 优点:有前测,可以在实验处理前提供被试的某些信息;通过前后测,可以提供每一被试在实验处理前后两次观测条件下行为变化的直接数据,能明显验证实验处理的效果;被试兼作控制组,便于估计被试个体态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缺点:没有控制组做比较,不能控制历史、成熟及统计同归;前测可能影响后测产生实验误差。 ②李老师的数学实验属于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其格式及优缺点如下: 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随机分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则不给予实验处理;两组均进行前后测。 其基本格式为: RG1:O1 X O3 RG2:O2 O4 优点:因为是随机分配,可以控制选择、被试缺失等因素;有控制组,可以控制成熟、练习、统计回归等因素。 缺点:前测与实验处理产生交互影响。

解析 I.该题目三道小题一脉相承,因此理解题目的内涵至关重要。通过材料,考生要判断出材料形容的是概念转变,这就要求考生能灵活理解基础知识;通过第一小题题干的提示“从知识学习的角度”,考生要明确概念转变属于知识学习的章节,这就要求考生具备清晰的知识结构。
Ⅱ.教育实验研究和教育行动研究常常会结合实际来考查,请考生了解每一种实验研究的类型,以及能够看出材料中是哪一种类型。这是难点,也是重点。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Hwi777K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