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

admin2011-01-31  27

问题 试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

选项

答案奥苏伯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他也重视认知结构,但他强调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强调对学校情境中的学生学习进行研究。 (1)有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传统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动物或人的学习基本上是机械学习,它对学习教育没有什么价值。学校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言语符号所代表的系统知识,它是有意义的学习,而非机械学习。 ①含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如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所谓实质性,既非字面联系。所谓非人为的联系,即非任意性的联系。 ②有意义学习的条件:a.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b.有意义学习的心向;c.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2)意义的同化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他认为认知结构是有一定层次性的,按照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的不同及其联系的方式,他提出了三种同化模式: ①下位学习;②上位学习;③组合学习。 (3)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奥苏伯尔提出:a.逐渐分化原则:即首先应该传授最一般、包容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这样可以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都提供理想的固定点,即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识.b.整合协调原则:是指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c.先行组织者策略。 (4)接受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的,而不是通过发现发生的。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应该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他把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叫做“讲解教学”。所以发现学习只是比接受学习多了前面一个阶段——发现,其他没有任何不同。 奥苏伯尔强调,研究者必须消除对接受学习的误解。他认为,接受学习未必就是机械的,它可以而且也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有意义学习活动多偏重于接受学习,这是有原因的:首先,由于发现学习费时太多,一般不宜作为获取大量信息的手段;其次,在一些学习情境里,学生必须用言语来处理各种复杂的、抽象的命题。 总之,奥苏伯尔对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之间的区分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对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作了具体解释。他的同化论虽然沿用了前人的概念,但他重在用同化来解释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获得问题,对实际教学有重要价值。奥苏伯尔所批判的发现学习与布鲁纳所讲的发现学习内涵有所不同。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关键是看具体的条件和目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L1v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