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试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
试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
admin
2011-01-31
49
问题
试述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
选项
答案
奥苏伯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他也重视认知结构,但他强调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强调对学校情境中的学生学习进行研究。 (1)有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传统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动物或人的学习基本上是机械学习,它对学习教育没有什么价值。学校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学习言语符号所代表的系统知识,它是有意义的学习,而非机械学习。 ①含义: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这既是有意义学习的定义,也是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标准。如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所谓实质性,既非字面联系。所谓非人为的联系,即非任意性的联系。 ②有意义学习的条件:a.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b.有意义学习的心向;c.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2)意义的同化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他认为认知结构是有一定层次性的,按照新旧观念的概括水平的不同及其联系的方式,他提出了三种同化模式: ①下位学习;②上位学习;③组合学习。 (3)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以有意义学习和认知同化的观点为基础,奥苏伯尔提出:a.逐渐分化原则:即首先应该传授最一般、包容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这样可以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都提供理想的固定点,即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识.b.整合协调原则:是指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要素重新加以组合;c.先行组织者策略。 (4)接受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学习应该是通过接受而发生的,而不是通过发现发生的。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应该是经过仔细考虑的、有组织的、有序的、完整的形式,因此,学生接受的是最有用的材料,他把这种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方法叫做“讲解教学”。所以发现学习只是比接受学习多了前面一个阶段——发现,其他没有任何不同。 奥苏伯尔强调,研究者必须消除对接受学习的误解。他认为,接受学习未必就是机械的,它可以而且也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有意义学习活动多偏重于接受学习,这是有原因的:首先,由于发现学习费时太多,一般不宜作为获取大量信息的手段;其次,在一些学习情境里,学生必须用言语来处理各种复杂的、抽象的命题。 总之,奥苏伯尔对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之间的区分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对有意义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作了具体解释。他的同化论虽然沿用了前人的概念,但他重在用同化来解释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获得问题,对实际教学有重要价值。奥苏伯尔所批判的发现学习与布鲁纳所讲的发现学习内涵有所不同。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是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关键是看具体的条件和目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L1v777K
0
中学教育心理学
原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有()。
近代随着大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____,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由人的认识和发展规律决定的,贯彻好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必须()。
根据记忆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类型。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主要是______和______。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课外辅导、______、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随机试题
下列内容属于行政征收的有()。
WearelookingforareliableagentinthecomputerindustrytorepresentourcompanyinShanghai.
升主动脉的分支是________,降主动脉以膈为分界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患者,男性,64岁。反复胸闷、心悸10余年,持续性。入院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最应采取的有效治疗为
主要投资于信誉度高、有长期成长前景或长期盈余的公司股票的基金是()。
某软件企业是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度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200万元,该企业2012年应纳的企业所得税额为()万元。
下列不属于国家为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而做的努力有()。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 问题: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2,2,3,4,9,32,()
著名历史学家帕森斯认为,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四大古代文明,都曾先后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哲学的突破”阶段。所谓“哲学的突破”,即对构成人类处境之宇宙的本质产生了一种理性的认识。所以,最初产生了一个历史的高峰,即历史的“轴心时代”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