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材料: 下面是李老师“根治海河”的一段教学实例: 教师上课时不首先点明课题,而是挂出未标出图名的海河治理前的水系图和该地全年各月降水量分配柱状图,并对该地区的地形、降水特征做简要的说明和提示:“假设有这么一条河流,请注意水系图中它的水系形状像一把大芭蕉扇。
材料: 下面是李老师“根治海河”的一段教学实例: 教师上课时不首先点明课题,而是挂出未标出图名的海河治理前的水系图和该地全年各月降水量分配柱状图,并对该地区的地形、降水特征做简要的说明和提示:“假设有这么一条河流,请注意水系图中它的水系形状像一把大芭蕉扇。
admin
2019-07-09
64
问题
材料:
下面是李老师“根治海河”的一段教学实例:
教师上课时不首先点明课题,而是挂出未标出图名的海河治理前的水系图和该地全年各月降水量分配柱状图,并对该地区的地形、降水特征做简要的说明和提示:“假设有这么一条河流,请注意水系图中它的水系形状像一把大芭蕉扇。河流上游是山区,广泛分布着裸露的黄土;下游是平原,地势低平。流域的降水特征在该地区全年各月降水量分配柱状图中表示出来了……”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挂图并讨论:“这条河流是否容易泛滥?为什么?”在学生讨论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教师进而提出第二个问题:“假如让你当治理这条河流的水利工程师,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它?”
学生根据已学过的有关黄河的知识,大多能说出该地区降雨集中于7、8月份,多暴雨,黄土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大量泥沙被带到下游沉积于河底,使河床抬高,到汛期河流容易泛滥等;并且也能说出上游可以采取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修建水库、涵养水源等措施,下游可以采取疏通河道、加固堤防等治理措施。
在讨论到该河流支流多而且集中一处入海这个关键性问题时,学生思维活跃、发言踊跃,最后提出了三种治理的意见。持第一种意见的学生认为可以在支流汇集处修建一个大水库;第二种意见设想把干流加宽、加深;第三种意见提出再开挖其他入海渠道。当持这三种意见的学生争论激烈、各不相让时,教师宣布:“这条河流是真实存在的,它的名字叫海河。”在总结以增挖入海渠道作为治理海河的有效措施时,教师解释:“增挖入海渠道不仅有利于泄洪,还为灌溉和水资源的其他综合利用提供了条件,而把干流加宽和在支流汇集处修水库的办法因这里有特大城市天津而几无可能。”这样使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心服口服。
问题:
材料中的教学是如何体现此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的?
选项
答案
这个案例很巧妙地运用了探究式教学法,并使“引疑一探究”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案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首先,教师展示了蕴含着教学中心问题的观察材料(即水系图和该地区全年各月降水量分配柱状图),并对这一地区的地形、降水特征做简要说明和提示。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思考:“这条河流是否容易发生泛滥?为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提出让学生来当水利工程师,设身处地地设想一下该如何治理这条河流。到这时,已经按照“引疑一探究”的教学模式完成了引疑→质疑→选择的过程。 下面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关于黄河的知识,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的结论与判断,为下一个环节的探究做好铺垫。教师和学生对刚才得出的结论(即三种治理方法)进行讨论分析:“第三种意见认为应该再开挖其他入海渠道,如果有计划地增挖入海渠道,不仅有利于泄洪,还为灌溉和水资源的其他综合利用提供了条件;前两种意见认为应该加宽河道或者在支流汇集处修水库,虽然也是解决途径,但是,这条河流流经特大城市天津,无法加宽河道或者兴修水库,因此这两种方法没有可行性。所以,增挖入海渠道是最佳方案。”到此为止,完成了判断→探究→归纳的整个教学过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A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不同类型的习题对巩固知识、发展学生创造力有不同的作用。在化学习题选择时应注意()。①寻找真实情景作为素材②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③增加习题训练数量④增加开放题和实践题比例
关于化学教学媒体选择应遵循的原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某老师在讲授“乙醛”的教学过程中,先向学生展示纯净的乙醛样品,然后又展示了乙醛的比例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增强对乙醛物理性质和结构的感性认识。该过程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案例:下面是某化学老师关于“过氧化钠和水反应”课堂教学实录片段。老师:从物质的组成上分析.你认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学生1:可能生成NaOH、O2。学生2:若仅从组成上分析,还可能生成H2、Na2O、NaH。学生3:我认为不可能生成N
在化学发展史上,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各种性质和质量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观点看,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某教师按如下教学设计组织学生研究“利用杂化轨道理论认识乙烯的结构”: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列举日常生活中有关乙烯的学习素材。
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向教育实践的研究者转变。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提出,为化学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引导教师不断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根据上述材料,
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案例:下面是张老师关于“元素周期律”教学过程设计。【导课】由上节学习过的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分类和有序排列,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而且以碱金属元素及卤族元素为代表进行学习之后,我们知道了同主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在这基础上,再来探
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和物质性质的关系,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情境:(1)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放在同一平面上的两支蜡烛,一高一低,点燃以后,用透明玻璃罩罩住两支蜡烛,哪一支蜡烛先熄灭?为什么?
随机试题
国际商会编撰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于1936年首次公布,分别于1953年、1967年、1976年、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进行了七次补充和修订,2010年版于2011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X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联合应用抗生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无眩晕、无听力障碍和肌力完好的患者,出现右上肢指鼻试验不正确和轮替动作差、右下肢跟膝胫试验差。病损部位在( )。
权属档案的完整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
下列关于城市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注册商标续展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关于面试的说法,错误的是()。
Inancienttimesthemostimportantexaminationswerespoken,notwritten.IntheschoolsofancientGreeceandRome,testingus
Theendofthefinancialyearisapproachingand,withit,theAGM,whenwewillhavetogiveanaccountoftheyear’sproceedin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