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春望》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国”对于杜甫来讲,那么重要吗?“国”意味着什么呢? (边讲解边板书)古汉字中,由两部分组成:(戈,武力)+(口,城邑)。本义是武力守卫的一方疆域。金文“國”再加“口”(口,城邑)另造“國”代

admin2019-02-16  33

问题 阅读《春望》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国”对于杜甫来讲,那么重要吗?“国”意味着什么呢?
    (边讲解边板书)古汉字中,由两部分组成:(戈,武力)+(口,城邑)。本义是武力守卫的一方疆域。金文“國”再加“口”(口,城邑)另造“國”代替,表示古代诸侯封地而建的、均有武力守卫的城邦。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解释“國”为一片有士兵守卫的疆域。
    (投影并讲解)“国”字有两种解读:其一,国都,指京都长安(朱东润.春望[A].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10—111);其二,国家。杜甫今存诗歌1400余首,“国”字共出现127次,经统计分类,有50多例解释为“国家”。
    国破家亡于一位爱国者来讲,痛莫大焉。
对上述教学实录(片段)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A、增加积累,认识更多繁体字
B、理解词义,教学生释义的方法
C、通过实践,学会查字典的方法
D、激发兴趣,了解不同的造字方法

答案B

解析 题干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国”字字形及词义,明确“国”对杜甫的深刻意义,但没有进行相关繁体字的识记、积累、拓展教学,A项说法错误。题干教学实录中,教师引领学生从“国”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及《说文解字》中的相关词义解释入手,剖析“国”字的意义;通过参考相关研究资料等方式,统计“国”字在杜甫诗歌中出现的频次及其释义,有助于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同时,掌握解读文字、解释词义的方式、方法,B项说法正确。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关要求及学生学情,学生在第二学段已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初中学段学生不必重复学习并“学会查字典方法”;此外,题干教师并未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词义,C项说法错误。教师虽然对“国”字的甲骨文、金文字形结构进行了分析,但并未提及造字法的相关内容,D项说法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Vk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