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时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时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
admin
2009-02-17
65
问题
在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时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师又及时地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组、A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选项
答案
在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其原因是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涵。首先,李老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再次,体现了评价标准的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最后,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李老师潜移默化地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中。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WX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去年3月15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接到一家名为“菜单”的宠物食品制造公司发来的一封信。信中称,有14只宠物吃了他们公司的产品后突然死亡。该公司负责给许多知名品牌生产宠物食品,事发后立即主动召回了大约100种牌子的相关产品,并要求FDA帮助调查真
义务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背诵优秀诗文___________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________万字以上。
以下是两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分别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阅读并回答问题。教师A:师:(生读课题后)同学们,“将”“相”各是什么意思?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生:“将”是“大将”的意思,指廉颇;“相”是“宰相、丞相”的意思,指蔺相如;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请对这首诗的艺术表现形式做简要分析。
为了更有力地突出表达效果,请将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改成以“如果……就……”为关联词的否定句。美国要求中学生阅读38部课外名著,其中有莎士比亚的剧作,也有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只有阅读中外名著,才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促
毛泽东的诗词思想和艺术性都很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有些诗词至今脍炙人口。某班级根据《沁园春.长沙》举行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主题活动,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会。要求:①要引用毛泽东的诗词;②语言连贯且富有激情;③不少于50字。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散文诗《落叶》运用了形象而易于幼儿理解的拟人手法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喜爱动植物的情感。请你依据《落叶》设计一个语言教育活动,引起幼儿倾听散文诗的兴趣,感受、理解其中的情感,体验、迁移其中的情感。要求:(1)题目自拟,写清楚年龄班;(2)写出活动目标、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指的是( )、( )、( )。
义务教育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随机试题
简述幼儿园美育的意义。
下列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
穿髓孔内由表及里依次为炎性、坏死渗出,炎性肉芽组织及新生的胶原纤维,有活性的散在炎细胞浸润的牙髓组织的变化见于
心脏压塞不会出现
甲、乙、丙、丁共同投资设立合伙企业,约定利润分配比例为4:3:2:1,现甲、乙退伙,丙、丁未就现有合伙企业利润约定新的比例。依照法律规定,现该合伙企业利润在丙丁之间如何分配?
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9年卷二第1题)
某装饰装修工程的下列单项合同额中属于中型工程的是()万元。
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也称为()。
某班的班干部在看到班上的同学违反纪律时,会将情况报告给老师。这体现出的高级情感是()。
给定资料l~3反映:湖北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因为在受助的一年多时间内没有任何“感恩”表示,被取消继续受资助资格。此事一经报道,评论纷至沓来,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这些贫困大学生懂得知恩图报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应该感恩;二是认为资助者资助的目的不应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