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
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
admin
2014-05-11
40
问题
简述犯罪的基本特征。
选项
答案
犯罪是指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其基本特征是: (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社会危害性既是行为构成犯罪的根据,又揭示了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反映了犯罪与社会的关系,说明了国家将一定行为规定为犯罪并加以刑罚惩罚的理由,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内容。 (2)刑事违法性。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是划分犯罪行为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基本界限。只有当一个行为既具有社会危害性,又具有刑事违法性时,才能被认定为犯罪。一方面,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刑事违法性的基础。一个行为如果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就不应当被刑法规定为犯罪;另一方面,刑事违法性是社会危害性在刑法上的体现。一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或早或晚都会被国家立法机关规定在刑法中。因此,只有当一个行为既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同时也违反刑法规范,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具有刑事违法性时,才能被认定为犯罪。 (3)应受刑罚惩罚性。犯罪是适用刑罚惩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所以,应受刑罚惩罚性也是犯罪的一个基本特征。如果一个行为不应当受刑罚惩罚,也就意味着它不是犯罪。 犯罪的这三个特征是密不可分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的基础,而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则把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区别开来。因此,这三个特征对于犯罪都是必要的,并且是任何犯罪都必须具有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fD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真题)下列行为中,侵犯了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有()。
属于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义务的有()。
隋朝的律有《开皇律》和()。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哪一项表述是错误的?
(2015年真题)下列关于权利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通过对法律文件制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等历史背景材料的研究,或者通过将这一法律与历史上同类法律规范进行比较研究来阐明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含义。该解释方法是()
(2013年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凡诸衙门官吏及士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务要鞫问穷究来历明白,犯人处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若宰执大臣知情与同罪,不知者不坐。
《刑法》第233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就是指在其他过失犯罪导致他人死亡,就以其他犯罪定罪处罚,而不再以过失杀人罪论处。 ( )
甲于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向债务人行使了履行债务请求权,诉讼时效中断。 ( )
随机试题
患者张某,男性,28岁。农民,患者发热恶寒,咳嗽,咳白黏痰,痰量由少渐多,胸痛剧烈,呼吸不利,苔薄黄,脉浮滑数。其治法是
营养大腿诸肌的主要血管是
构成招标采购服务项目费用的最主要部分是()。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不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下列各项中,不能记入“销售费用”的是()。
甲公司为生产加工企业,其在20×6年度发生了以下与股权投资相关的交易: (1)甲公司在若干年前参与设立了乙公司并持有其30%的股权,将乙公司作为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20×6年1月1日,甲公司自A公司(非关联方)购买了乙公司60%的股权并取得了控制
四棱锥P—ABClD底面为正方形,侧面PAD为等边三角形,且侧面PAD上底面ABCD,点M在底面正方形ABCD内运动,且满足MP=MC,则点M在正方形ABCD内的轨迹一定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些从根本上讲就是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主要内容是发现和纠正下列违法行为()。
给定资料1.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深刻回答了事关中国网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描绘了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