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aXm+、bYn+、cZn-、dRm-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dmin
2021-08-13
42
问题
X、Y、Z和R分别代表四种元素。如果
a
X
m+
、
b
Y
n+
、
c
Z
n-
、
d
R
m-
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A、a-c=m-n
B、a-b-n-m
C、c-d=m-n
D、b-d-n+m
答案
D
解析
根据这四种微粒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即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按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质子数(原子序数)-离子所带电荷数;阴离子则为:质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由此得:a-m=b-n=c+n=d+m。然后分别根据选项涉及之元素审视,选项A涉及a-m=c+n,变形后为a-c=m+n,A不正确;选项B涉及a-m=b-n,变形后为a-b=m-n,也不正确;选项C涉及c+n=d+m,变形后为c-d=m-n,仍不正确;只有选项D,涉及b-n=d+m,变形后为b-d=m+n,与选项D结论一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p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案例:张老师在讲授歌剧《茶花女》这节课的过程当中,首先播放了歌剧的选段《饮酒歌》,并提问学生从歌曲当中感受到了什么;之后,进一步请学生根据视频的片段进行模仿表演;最后,播放施光南先生的《祝酒歌》并进行对比赏析,与学生一起分析中外酒文化的异同。学生
下列抗日救亡歌曲创作时间最早的是()。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点评,并说明理由。【课题名称】《踏雪寻梅》以及黄自的艺术歌曲【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踏雪寻梅》2.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学唱《樱花》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重难点。(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其中至少包括2个课堂提问。(3)针对主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四个领域是()。
下列对于初中音乐演唱教学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预防狂犬病的措施之一是注射狂犬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状或环状,从而形成生物大分子。以上事实可以说明()。①碳元素参与生物体内所有化合物的组成②地球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③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
医生常给低血糖病人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材料: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设计实验、调查研究、动手实验的能力,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数据、表达和交
随机试题
上题患者服用复方阿司匹林并注射青霉素。药后汗出,热度稍减,但次日体温更高,体温39.7℃,头痛加剧,身热烦躁,咳而时有喘息,汗出不畅,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滑数有力。此证应辨为
下列有关置换价的正确表述是
下列可用于破伤风治疗的是
《中国药典》规定亚硝酸钠滴定法判断终点的方法是
在一定温度下,将0.5molN2O4(g)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当反应N2O4(g)2NO2(g)达到平衡,容器内有0.6molNO2(g),气体总压力为100.0kPa,则该反应的Kθ9为()。
高桩码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自然条件”包括岸线和水深情况;水位资料;潮流资料;风;气温;降雨;()等。
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有( )等。
下列关于自然常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Humansliketoregardthemselvesasexceptional.Manyphilosophersbelievehumansaretheonly【C1】______whichunderstandsthato
SummaryListentothepassage.Forquestions26—30,completethenotesusingnomorethanthreewordsforeachblank.HowtoCho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