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翠鸟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翠鸟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
admin
2017-12-06
25
问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翠鸟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看了看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你们做朋友的呀!”我们的脸有些发红,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翠鸟飞来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着它那美丽的羽毛,希望它在苇秆上多停一会儿。
问题: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一、激趣导入 (1)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小鸟,像孔雀、画眉、黄莺……下面请大家看看这是什么鸟?(出示“翠鸟”图片),对,这是翠鸟。翠鸟又叫“叼鱼郎”,它生活在靠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有着高超的捕鱼本领。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翠鸟的。 (2)出示课题。(齐读) (3)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写出了翠鸟的特点,谁能告诉老师,是哪三个方面呢? (指名回答,师板书:外形、活动、住处) (4)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有关翠鸟的录像,看看翠鸟的外形和活动有什么特点。 (5)小结。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图片,看图说一说翠鸟的外形特点。 (2)默读第1自然段(课文是怎样描写的),按要求把有关的词语找出来。 (3)指名说说你找到的词语,再齐读。 (4)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描写翠鸟的外形?(爪子、羽毛、眼睛、嘴) (5)板书:爪子(红色)、羽毛(漂亮)、眼睛(透亮灵活)、嘴(尖、长)。 (6)重点理解描写翠鸟羽毛的三个比喻句。 (7)用喜欢、赞美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3自然段 (1)翠鸟的动作怎样? (2)课文第2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3)课文第3自然段写翠鸟的什么动作?’ 2.分析课文第2自然段 (1)翠鸟的叫声有什么特点?它喜欢怎样的活动?(指名回答) (2)比较句子。 (3)课文第2自然段还写了翠鸟的什么动作?(等鱼) (4)板书。等鱼:一动不动注视(静)。 (5)指导朗读。 3.分析课文第3自然段 (1)欣赏翠鸟捕鱼的录像。 (2)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3)学生自由读翠鸟捕鱼的句子,用“△△”画出有关词语。 (4)学生画出句子,汇报。 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飞。 翠鸟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 翠鸟蹬开苇秆,很快地飞过去。 板书:捕鱼:蹬、飞、叼、飞(动)。 (5)分小组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6)汇报讨论情况。 4.小结 翠鸟不但外形美丽,而且是捕鱼高手,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把翠鸟捕鱼经过表达了出来。 四、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 (2)谈理解,你读懂了什么? (3)板书:峭壁上。 (4)师归纳:老渔翁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小溪尽头的峭壁上,翠鸟来这里是和我们做朋友的,我们打消了捉它的念头,只是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留一会儿。 (5)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翠鸟怎样的情感? 板书:喜爱 五、总结全文 作者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并写出了它在捕鱼过程中动作神速、身手敏捷的特点,分别从静和动两方面表现出来,使人们不禁对翠鸟产生喜爱之情。 说话练习:请你学学作者,用最美丽的语言赞美你所喜欢的动物。 六、课外延伸 欣赏鸟类的图片。 七、布置作业 (1)读一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外形、提鱼动作的句子,再把你喜欢的词句抄下来。 (2)请你以“我喜爱的鸟”为题,仿照《翠鸟》抓住事物特点来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鸟。 【设计理由】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个方面展开:翠鸟外形上的特点和翠鸟动作上的特点。教学中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0Y5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侵犯了学生的()。
教师为履行职责所必需的权利为()。
日前,据新华网披露,在教育部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禁补令”后,假期学校集体补课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记者在安徽、江西调查发现,“学生一周补课6天”“在职老师变身补习班老师”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个漫漫暑期成了学生和老师忙碌
齐老师上课时喜欢全程用多媒体,他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不过学生却认为这样做的效果虽然很好,但是用多媒体教学速度太快了,跟不上。如果你是齐老师,你会()。
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因()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可以予以训诫。
王老师在工作期间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体现了()的职业道德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欣赏几幅字画,其中一幅是郑板桥的“丝竹图”。可是,课堂上许多学生说不懂国画,谈不出体会,课堂出现了冷场。教师看到这一情况,立即调整了教学思路,不再要求学生谈体会,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每次提问都被否定了。记得有一次,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异议,就问老师:“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这位老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好
随机试题
()劳动消耗量可以分为油田建设消耗量和采油劳动消耗量,是油田建设或采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实物量指标。
A、It’sadraggingtype.B、It’sasharppain.C、It’sacolickytype.D、It’saburningtype.Bpricking的意思是“针刺”,因此是一种尖利的疼痛。dragging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其中“三农”指:()。
某人以其居住的商品住宅作为向银行贷款的担保,这种担保方式属于()。
建筑工程一切险的( )是指其财产或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
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数()。
具体组织和发动武昌起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机构是()。
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在()
使用VC6打开考生文件夹下的源程序文件modil.cpp,但该程序运行时有错,请改正程序中的错误,使程序输出的结果为:Numbe=8注意:错误的语句在//********error********的下面,修改该语句即可。1
Whatarethetwospeakerstalkingabou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