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医学
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正确的是
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正确的是
admin
2019-08-13
36
问题
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正确的是
选项
A、不论血糖下降与否,胰岛素剂量始终保持4~6U/h
B、由于患者存在钾丢失,应迅速补钾
C、补液速度由慢到快
D、pH<7.1时考虑补充碳酸氢钠
E、血糖降至13.9mmol/L(250mg/dl)时停止补充胰岛素
答案
D
解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中,补液是治疗的关键环节,基本原则为“先快后慢,先盐后糖”。一般采用小剂量(短效)胰岛素治疗方案,即每小时给予0.1U/kg胰岛素,每l~2小时复查血糖,若在补足液量的情况下,开始治疗2小时后血糖下降不理想或反而升高,胰岛素剂量应加倍。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开始输入5%葡萄糖溶液(或葡萄糖生理盐水),并按比例加入胰岛素,此时仍需每4~6小时复查血糖,调节输液胰岛素的比例及每4~6小时皮下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4~6U,使血糖水平稳定在较安全的范围内。若血钾正常、尿量<30ml/h,暂缓补钾,待尿量增加后再开始补钾。补碱指征为血pH<7.1,HCO
3
-
<5mmol/L。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1Ock777K
0
相关专业知识
消化内科学(306)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中级(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男性退休工人。高血压病20年,不规则服药。晨起锻炼身体时突然头痛,意识不清,半小时后送到医院。体检:昏迷,血压27/16kPa,双眼向右侧凝视,左足外旋位。最可能的病变部位为
患者男性,26岁。发作性意识障碍5年,发作时双目瞪视,一手捂头或突然站起走动,每次持续2—3分钟或更长,发作过后不能追忆,发作无一定规律性。该患者经某种抗癫痫药治疗后,近一年半发作停止。下一步应该
女性,12岁,1年来老师和同学发现其写作业时铅笔常跌落,伴呆坐不动10秒左右,脑电图显示阵发性对称、同步的3Hz棘一慢波发放,最可能的诊断是
30岁男子,近半年来,旁人常发现其发愣,对别人提问无反应,持续1~2分钟,同时伴有口唇咀嚼动作,一天出现数次。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脑电示右颞局灶性尖波活动,可诊断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最重要的鉴别点在于前者
男性患者,65岁。右利手。反复发作性左眼失明1个月余,每次持续5分钟左右。2天来语言表达困难,右侧肢体肌力减弱。最可能的诊断是
女性,21岁。3个月来感四肢乏力,晨轻暮重,今午后明显加重,口齿含糊,吞咽困难而入院,否认肢体酸痛,两便正常,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若经2个月治疗,呼吸平稳,肌力恢复,经检查发现有胸腺瘤存在,此时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应该是
女性,60岁。短暂阵发性左侧肢体抽搐1年,每次持续2~3分钟入院。入院后神经系统检查阴性。既往有肝硬化病史,平时WBC3.0×109/L左右,血小板108×109/L。对该患者除癫痫外,其他需要鉴别的疾病是
患者,男性,46岁。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乙肝后肝硬化。发现尿蛋白阳性1个月来诊,无血尿,无恶心呕吐,发现双下肢水肿。既往否认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查体:肝病面容,血压170/100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水肿。尿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有
随机试题
养阴清肺汤的药物组成包含
A.睾丸鞘膜积液B.精索鞘膜积液C.交通性鞘膜积液D.腹股沟斜疝E.睾九肿瘤阴囊包块,透光试验阴性,平卧后消失,多见于
下列关于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证券业协会依法对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中国公民李某为某股份公司职员,2012年12月收入情况如下:(1)当月取得工资8000元,季度奖3500元,另取得用于购买企业国有股权的劳动分红5000元;(2)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年终奖86400元,该企业为李某定率负担60%年终奖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款;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是( )。
对国内游客来说,购买旅游意外保险的保险期限是自被保险人参加旅行社安排的交通工具开始,至该次旅行结束旅游者离开()为止。
Bestfriendscanhavefewthingsincommon.Forexample,______Sarahlikestodance,herbestfriendpreferstowrite.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某单位的办公室秘书小马接到领导的指示,要求其提供一份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情况。小马从网上下载了一份未经整理的原稿,按下列要求帮助他对该文档进行排版操作并按指定的文件名进行保存。将考试文件夹下的图片picl.png插入到书稿中用浅绿色底纹标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