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1912一1913年的学制改革。
论述1912一1913年的学制改革。
admin
2017-08-13
127
问题
论述1912一1913年的学制改革。
选项
答案
1912年教育部在参照日本学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经验,制定了壬子学制,后至1913年8月,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法令,使得壬子学制更加充实具体,二者结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1)学制体系。 该学制主要划分为三段四级,学制总年限为17~18年,仍保持以小学一大学教育为骨干,兼重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的整体结构。 ①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和高等小学,共七年,不分设男校女校,初等小学四年为义务教育,法定入学年龄为6岁。 ②中等教育四年,但专门设立女子中学。 ③高等教育阶段设大学,分预科、本科、大学院三个层次。 ④设立师范类和实业类学校。 (2)进步之处。 ①学制总年限较以前缩短了3年,易于普及教育。 ②取消了奖励毕业生科举出身的制度,彻底摆脱了科举制度的束缚。 ③女子享有和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体现了资本主义文化的男女平等观念。 ④课程上取消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训练,改进教学方法,反对体罚,教育更加联系儿童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3)局限性。 ①没有结合具体国情,单纯仿照日本。 ②小学过长、中学过短,偏重升学、忽视就业。 ③在课程方面还保留了很多封建主义的因素,如演习礼仪、对女子强调贞淑教育等。 综上所述,“壬子癸丑学制”既有积极影响,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但是任何一个学制的颁布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我们应看到它相对于以往的进步之处,而以后的学制也会在此基础上取得巨大进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1p5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在某些情况下,人对一些刺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以下哪种理论可以解释这种现象?()。
注意的重要功能包括()。
当出现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时,存在问题的因变量指标的标准是()。
在一个MANOVA实验中,A因素2个水平,B因素3个水平,结果中A与B二者交互作用显著,请问结果有什么意义?[北京大学2017]
根据下列研究设计,回答下列问题。[统考2015]某研究者为了研究自变量X(三种水平X1、X2、X3)和自变量Y(两个水平影响),抽取若干名大学生,随机分成第一、第二、第三组,实验安排是:第一组:先做X1Y1,再做X1Y2第二组
国家依据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教育的性质任务,对受教育者提出的特定的规格标准是()。
一种学习中所习得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
不同教育水平的师生课堂交往研究的可能控制变量是()
“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中蕴涵着的思想是()
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随机试题
批处理系统分单道批处理系统和________。
在整个行政管理机构中发挥着中枢作用的是()
记忆的内容,因消退原因,完全不能再认或回忆叫()
关于《质量管理职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妊娠39周患重度子痫前期的初孕妇,恰当处理应是
在下列行为中,应缴纳契税的有()。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分为()。
根据《征管法》的规定,扣缴义务人的权利不包括()。
下面不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的是
一间中国旧式房子。后面有一门通院子,左右各一门通耳房,房的中间偏右方,一张方桌,四围几张小椅。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