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dmin
2014-11-19
78
问题
关于危害结果的相关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选项
A、甲(男,25岁)明知孙某(女)只有13岁而追求她,在征得孙某同意后,与其发生性行为。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B、警察乙丢失枪支后未及时报告,清洁工王某捡拾该枪支后立即上交。乙的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C、丙诱骗5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后,将其作为养子,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丙的行为造成了危害后果
D、丁恶意透支3万元,但经发卡银行催收后立即归还。丁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答案
A
解析
危害结果是危害行为对法益所造成的实际侵害,是否具有危害结果,关键看具体罪名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规定,行为人明知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依照《刑法》第236条第2款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刑法》第236条第2款规定,奸淫不满14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A项所述甲的行为侵害了孙某的合法权益,已经造成了实际损害。所以A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应选。《刑法》第129条规定,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丢失枪支不及时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B项中警察乙虽然在枪支丢失后没有及时报告,但是清洁工捡到枪支后立即上交,没有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后果,没有对法益造成实际侵害,所以B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刑法》第262条规定,拐骗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C项中丙诱拐5岁孤儿离开其监护场所(孤儿院),尽管该孤儿在丙的养育下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丙的行为仍然触犯了《刑法》第262条的规定,造成危害后果,所以C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根据《刑法》第196条的规定,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根据上述法条可知,D项中丁的行为并没有构成对法益的实际侵害,没有造成危害后果,所以D项的说法是正确的,不应当选。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1x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基础课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是目前为止保存下来最早、最完整的中国古代法典。《唐律疏议》取得的巨大成就可归因于多方面的因素,法律解释体制的科学性也是促使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唐律疏议》的法律解释体制对于当代的法律解释有何启示?
下列关于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明朝在朝官员“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构成()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必须辞职的情形有()
首次明文规定离婚妇女或寡妇如果再婚,丧失原先从父母处得来的妆奁物及其他继承得来的财产的朝代是()
甲、乙签订买卖合同,但甲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乙将甲起诉至法院。甲、乙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是()
材料一:夫妻义合,义绝则离。——《唐律疏议.户婚》材料二:若夫妻不相安谐而离者,不坐。——《唐律疏议.户婚》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反映的是唐朝婚姻解除中的哪种制度?该种制度的内容在明朝有何变
公民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向其上级机关提出申请,要求重新处理的行为是()
某村进行换届选举。工某户籍在某村,但不在本村居住,已在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但某村在选举时依然将王某列入选民名单。选举日确定为10月25日,选民名单于10月10日公布。王某对选民名单有异议,于10月11日向村民选举委员会申诉,村民选举委员会10月15日作出处
某法官在审理一起索要赡养费的案件时,认为《民法典》规定的“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中的“子女”指的是有赡养能力的子女。学生甲认为从解释主体的角度来看,该法官的解释是有权解释。学生乙认为从解释的尺度角度来看,该法官的解释是限制解释。请运用法理
随机试题
以下哪项不是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
有利于降低颅内压的护理措施不包括
A.制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B.创造支持性环境C.加强社区行动D.发展个人技能E.调整卫生服务方向社区组织、卫生部门和群众参与社区健康促进规划的制定,属于健康促进领域中的
A.上午B.下午C.中午D.前半夜E.后半夜
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供应商在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在经营活动中应没有重大违法记录。
根据《民法总则》和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下列关于诉讼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高尚的人,从电影中_______自己的心灵,________自己的情操,________自己的智慧。卑微的人,从电影中______享乐的醉酒,_______庸俗的慰藉,_______自己的人格。填入画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违法必究,但几乎看不到违反道德的行为受到惩罚,如果这成为一种常规,那么,民众就会失去道德约束。道德失控对社会稳定的威胁并不亚于法律失控。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任何违反道德的行为都不能不受惩治。以下哪项对上述论证的评价最为恰当?
求y=f(x)=(x2+1)/(x-2)e1/x的渐近线.
Thespeakeristalkingtoa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