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中,“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的内容如下: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 19世纪末,欧文顿(E.Ovenon)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
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中,“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的内容如下: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 19世纪末,欧文顿(E.Ovenon)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
admin
2015-05-13
108
问题
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中,“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的内容如下:
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部分)
19世纪末,欧文顿(E.Ovenon)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膜表面积的2倍。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思考与讨论:
1.最初认识到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是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
2.在推理分析得出结论后,还有必要对膜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吗?
3.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都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都是疏水的。请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为磷脂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而科学家如何从这一现象推导出“脂质在细胞膜中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
要求:
(1)确定该教学内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设计上述内容的教学过程。
选项
答案
(1)教学重点: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教学难点:通过对细胞膜化学组成和结构的探索历程,理解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以及体验科学探索的严谨性。 (2)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引入兴趣: 师:大家上节课做实验都非常认真,实验结果也很不错。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做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想一下,为什么植物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生:因为生物膜具有半透性、弹性…… 师: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生物膜为什么具有以上的特性,细胞膜对物质的选择性吸收是否与其特定的结构相关?细胞膜结构是怎样的呢? 生:思考、讨论、回答(生物膜中有一些分子物质能控制物质进出) (进入探索生物膜结构历史博物馆,讲授新课) 师:大家讨论非常热烈,那么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参观生物膜的结构历史博物馆来验证刚刚所回答的问题结果是否符合现实。 (随着历史的步伐走,教师带学生走进了博物馆1号。) 【博物馆展区1号欧文顿实验】 展板1内容:1895年,欧文顿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可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穿过细胞膜。 问题1:根据欧文顿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你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问题2:科学家得出的结论,是根据现象的推理还是通过对膜成分的提取和鉴定的? 首先由负责的小组,向大家介绍欧文顿的实验内容,接着再按照问题1、2的顺序想通问题,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在一旁指导。 再到博物馆展区2号时,教师:既然我们是根据现象作出假设,接下来就是对假设进行验证。 【博物馆展区2号红细胞膜的提取实验】 展板2内容:20世纪初。科学家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发现细胞不但会被溶解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能专一地分解蛋白质的物质)分解。 问题1:你能推测出什么结论? 问题2:请家回忆一下以前提出动物细胞膜的实验,思考为什么要用红细胞来进行分析膜的成分?方法与前面的一样。 学生参观完展区2后,教师:现在我们知道红细胞膜的组成,但其这些物质到底是怎么在膜上排列还是不清楚,我的科学探究还没有结束,接下来让我们到下一个展区参观。 【博物馆展区3号高特和伦德实验】 展板3内容: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高特和伦德做了丙酮提取红细胞膜脂质实验:将提取出的脂质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其分子所占面积相当于所用的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问题l:你能推测出什么结论?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提示:生物膜中的脂质,后来确定为磷脂(展示磷脂分子的结构特点,指出磷脂分子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现在请大家运用相关的化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磷脂在空气一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而科学家如何从这一现象推导出“脂质在细胞膜中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这一结论。 参观完展区3后,教师进行点评和小结:从上面的三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膜的成分和结构的初步阐明是通过“提出假设”后进行实验验证的。但提出假设不是随便猜想的,而是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提出的.同时还需要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M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足球比赛中两名运动员头部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情况严重者可能出现脑震荡,判断脑震荡的主要依据是伤后即刻()
下列不属于淋巴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有的教练员在运动员训练的过程中会记录运动员的成绩,批阅运动员的训练日记,专门组织测试以及时了解运动员的变化。这表明教练员运用了()
某同学做山羊分腿腾越时因摔伤而不敢再跳,消除这种心理障碍的最佳手段是()。
凡身体发育不良或健康状况明显异常的学生,虽能参加文化学习,但不能按《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进行活动,该生应编入()。
以下不属于心房肌和心室肌的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的是()。
在新课教学环节中要特别注意内容教学的特点。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可有效提高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运动员的情绪和积极性的训练方法是()。
下列关于磷酸原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面谱例中,七和弦的数量有几个?()
随机试题
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变化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
Itisawisefatherthatknowshisownchild,buttodayamancanboosthispaternal(fatherly)wisdom—oratleastconfirmtha
老年抑郁症的常见负性生活事件是
患者,男,33岁。腹股沟斜疝术后取仰卧位,腘窝下垫枕,最主要目的是
按规定.各会计核算单位使用定点开发的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之前,使用的软件必须经过()。
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其股息红利所得按()计人应纳税所得额。
2006年北京某基层社区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民对卫生服务中心为谁服务存在不问想法。您认为其服务对象应是:()。
根据绩效考评的对象不同,绩效考评可分为()。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的是知觉的()。
包括在班杜拉总结的学习过程的环节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