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2008年10月真题 有人提出,应当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理由是,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忠诚地为国家和社会尽职尽责呢?我不赞同这种观点。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我们的思想意识怎么能停留在封建时代呢?选拔官员要考查其“德、勤、能、
2008年10月真题 有人提出,应当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理由是,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忠诚地为国家和社会尽职尽责呢?我不赞同这种观点。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我们的思想意识怎么能停留在封建时代呢?选拔官员要考查其“德、勤、能、
admin
2016-03-13
109
问题
2008年10月真题
有人提出,应当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理由是,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忠诚地为国家和社会尽职尽责呢?我不赞同这种观点。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我们的思想意识怎么能停留在封建时代呢?选拔官员要考查其“德、勤、能、绩”,我赞同应当把“德”作为首要标准。然而,对一个官员来说最重要的是公德而不是私德。“孝”只是一种私德而已。选拔、评价官员,偏重私德而忽视公德,显然是舍本逐末。什么是公德?一言以蔽之,就是忠诚职守,在封建社会是忠于君主,现在则是忠于国家。自古道“忠孝难以两全”。岳飞抗击金兵,常年征战沙场,未能在母亲膝下尽孝,却成了千古传颂的英雄。反观《二十四孝》里的那些孝子,有哪些成就了名垂青史的功业?孔繁森撇下老母,远离家乡,公而忘私,殉职边疆,显然未尽孝道,但你能指责他是个不合格的官员吗?俗话说“人无完人”,如果在选拔官员中拘泥于小节而不注意大局,就会把许多胸怀鸿鹄之志的精英拒之门外,而让那些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占据领导岗位。
选项
答案
“孝”真的不应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吗? 上述论证通过一系列事实以及论据,得出选拔官员不应把“孝”作为标准的结论。推理过程中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偏颇,难以令人信服。 第一个偏颇是把“孝”视为“封建时代独有的行为规范”。事实是,材料无法根据有些人主张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便推出“思想意识停留在封建时代”这一说。“孝”是各个时代人们都应该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并非封建时代独有,主张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不能作为“思想意识停留在封建时代”的判据。 第二个偏颇是把私德与公德对立起来。主张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并不意味着“偏重私德而忽视公德”。把私德作为选拔官员的一个标准,并不排斥把公德作为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标准,二者并不矛盾。 第三个偏颇是把必要条件歪曲为充分条件。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可知“孝”是选拔官员的必要条件。但是,材料中的论证认为:《二十四孝》里孝子的孝行是众人皆知的,“有哪个成就了名垂青史的功业”。是把“孝”作为选拔干部的必要条件歪曲为充分条件,再加以“批驳”,未免可笑。 第四个偏颇是把“孝”等同于庸才。材料认为将“孝”作为选拔标准,就会把许多怀鸿鹄之志的精英拒之门外,而让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占据领导岗位,这种论证背后隐含一个假设,即“怀鸿鹄之志的精英”,往往不孝或不屑于孝;而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有孝心、尽孝道,将“孝”与胸怀大志相对立,而将没有远大抱负与“孝”之间建立起必然联系。这是没有根据的。 总而言之,由于该论证存在如此多认识上的偏颇,结论难以令人信服。
解析
逻辑问题解析
本题题干论证中存在以下逻辑漏洞,供参考:
(1)题干中作者不赞成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认为这一标准是思想意识停留在封建时代的表现。作者的这种不赞成脱离了实际。“孝”不是封建时代的专利,现代社会也需要“孝”。
(2)题干中作者根据“‘孝’是一种私德”得出结论:将“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是“偏重私德而忽视公德”。这里的论证过程及结论显然都是不合理的。首先,作者的这种认识犯了绝对化的错误,题干中有人提出的观点只是“将‘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即要重“孝”这种私德,但是并未提出把“公德”的标准排除,作者却理解为将“孝”作为评价官员“德”的唯一标准;其次,作者将考查官员的“德、勤、能、绩”中的“德”定位在“公德”,也犯了认识片面的错误。对于官员“德”的考查,不仅应考查他的公德,也应关注他的私德。
(3)题干中作者将“公德”定位在“忠诚职守,在封建社会是忠于君主,现在则是忠于国家”,看起来是给“公德”一个定义,实则并未对“公德”的内涵做出准确的界定。
(4)题干中作者试图说明岳飞和孔繁森注重忠于职守的“公德”,忽视“孝”的私德。进而想说明对于官员而言,“公德”更重要,“孝”的私德不重要。作者的这种论证看起来有理有据,实则是偷换了概念。自古以来,“孝”不仅体现为“孝的行为”,更体现为“孝心”。岳飞和孔繁森虽然未能在母亲膝下尽孝,但是他们依然是有孝心的,不能被简单评价为不孝。
(5)题干中“如果在选拔官员中拘泥于小节而不注意大局,就会把许多胸怀鸿鹄之志的精英拒之门外,而让那些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占据领导岗位”的论述背后隐含的假设是:“胸怀鸿鹄之志的精英”往往不孝或不屑于孝,“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才有孝心、尽孝道。这种论述过于绝对化。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Sq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贾女士:在英国,根据长子继承权的法律,男人的第一个妻子生的第一个儿子有首先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陈先生:你说得不对。布朗公爵夫人就合法地继承了她父亲的全部财产。以下哪项对陈先生所作断定的评价最为恰当?
有甲、乙、丙、丁、戊五人,每个人头上戴一顶白帽子或黑帽子。每个人虽然都能看见别人头上帽子的颜色,但看不见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并且,一个人戴白帽子当且仅当他说真话;戴黑帽子当且仅当他说假话。已知:甲说:我看见三顶白帽子,一顶黑帽子。乙说:我看见四顶白帽子
除非护士职业内的低工资和高度紧张的工作条件问题得到解决,否则护士学校就不能吸引到比目前数量更多的有才干的申请者。如果护士学校的有才干的申请者的数量不能超过目前的水平,那么,要么这种职业必须降低它的准入标准,要么很快就会出现护士紧缺的局面。然而,降低准入标准
鸽派不靠谱候选人在日前的总统选举中大获全胜,国内知名分析家认为这倒不是代表人们多么看好该候选人,而是跟上一个五年鹰派执政期间该国中产阶级的大量工作流失有很大关系。鸽派公布数字显示,在2013年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雇用了相同数量的雇员。而在2013到2016年
甲、乙、丙三人讨论“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一原则所包含的意义。甲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可以不劳动。”乙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必须是劳动者。”丙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可能是劳动者。”以下哪项结论是正确的?
在评价一个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时,有人说:“只要企业能获得利润,其管理者的素质就是好的。”除了哪一项以下各项都是对上述看法的质疑?
某公司招聘,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参加面试,面试结束之后四人对结果进行预测如下:甲说:“我们四个人都能进公司。”乙说:“我不能进公司。”丙说:“乙和我都不能进公司。”丁说:“不会所有人都能进公司。”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正确的,这两个人是?
学校应该教育孩子培养有利于健康的卫生习惯。例如,用棉花棒掏耳垢就是一种好习惯,它会防止由于耳垢的堆积影响听力。以下哪一项如果是真的,会构成对上述建议的质疑?(1)有些有利健康的良好习惯很小的孩子就能接受,因此,良好习惯的培养应该从学龄前开始。(2)掏耳
法制的健全或者执政者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能力,是维持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的必不可少的条件。Y国社会稳定但法制尚不健全。因此,Y国的执政者具有强有力的社会控制能力。以下哪项论证方式,和题干的论证方式最为类似?
在直角坐标系中,若平面区域D中所有点的坐标(x,y)均满足0≤x≤6,0≤y≤6,|y-x|≤3,x2+y2≥9,则D的面积是
随机试题
比热容单位的国际符号是J/(kg·K),其名称的正确读法是____________。
BreastcancerissecondonlytoskincancerasthemostcommonmalignancydiagnosedinwomenintheUnitedStates.In2001,abou
肾癌的早期症状是
眩晕的发生,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
通过国内渠道购买进口汽车的用户在报检时应提供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进口机动车辆随车检验单和海关出具的进口货物证明的正本及复印件。( )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集中反映了公安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工具这一根本属性的要求。()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情况下,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下列哪种民事诉讼案件不能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Thelocalgovernmentmadegreateffortsto(modem)______thecentralhospitalbyinstallingthelatestequipment.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