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论述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

admin2019-08-15  42

问题 分析论述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

选项

答案(1)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 ①必须建立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把苏联建设成为一个不仅能生产一般消费品,而且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②强调高速度是工业化的灵魂。斯大林认为,苏联经济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必须高速发展国民经济。尤其是必须高速发展重T业。 ③集中一切力量发展重工业。斯大林一再强调,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苏联不应走这条旧路,而应从发展重工业开始实行工业化。至于轻工业和农业都是次要的,它们都必须为发展重工业服务;各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协调可以不顾及。 ④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高投人:首先,政府应把国有企业、矿山、铁路、银行以及贸易部门的利润尽量多地收缴上来,作为工业化的资金。其次,号召人民艰苦朴素,并用发行公债等办法把消费资金转为建设资金。第三,从农业中积累资金。 (2)工业化方针的实施措施: ①优先、高速、集中一切力量发展重工业。 ②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朝着加强计划性和部门原则的方向发展:形成指令性计划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的部门管理体制;在企业和各级经济领导机关中进一步推行一长制。 ③用高积累与剥削农民的办法保证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 ④培养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造就大批技术和管理干部,提高广大工人群众的技术水平。 ⑤改革工资制度。 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3)对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评价: 成就: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实施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即采取了制订指令性“五年计划”的做法。每一个五年计划都制订了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以及实现这些指标的各项措施。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第三个五年计划头两年的实施,使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工业布局也有了很大变化,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基础很差、困难重重的条件下,苏联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有过的。所以,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也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沿用。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也为苏联赢得苏德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教训与弊端:①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经济结构严重畸形。苏联在处理农、轻、重的关系时,片面强调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长期比例失调,经济结构很不合理,带有准战时经济的特点。由于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发展滞后,民众迫切需要的粮食、农副产品和各类日用品得不到正常满足,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严重打击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因此也直接妨碍了国内市场的开拓和工业化资金的积累。 ②实行以农养工,导致农业长期落后。农业的长期落后反过来直接影响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教训。 ③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劣。一方面,许多产品生产过多,供过于求,造成产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优质对路的产品产量不多,供应紧张。而且,尽管政府一再强调产值指标,但实际上,五年计划的很多指标都没有按期完成。五年计划很多指标的落空,反映了计划中含有大量水分,这是苏联计划经济的一大弊端。 ④工业效益低下,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一方面,大量投资,但由于基建项目过多,往往造成巨额资金被冻结在未完工的工程上,给国家资源造成巨大的消耗和浪费;另一方面,新建项目的经济效益也不佳,投入大于产出的现象也很突出。 ⑤苏联人民为工业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解析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苏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70余年的一种政治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它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VDi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