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2014年)下列关于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管理的表述中,符合外汇管理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2014年)下列关于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管理的表述中,符合外汇管理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admin
2019-03-12
39
问题
(2014年)下列关于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管理的表述中,符合外汇管理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
选项
A、我国对经常项目外汇收支实行有限度的自由兑换
B、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应当对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的真实性进行审查
C、境内个人购汇额度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应凭相关贸易单证办理
D、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强制结汇制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管理。经常项目可兑换,选项A错误。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意愿结汇制,选项D错误。选项C中应当是“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银行办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36Qc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经济法题库注册会计师分类
0
经济法
注册会计师
相关试题推荐
2011年3月19日,因甲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出现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事实,人民法院受理了由债权人提出的对甲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管理人接管甲公司后,对其债权债务进行了清理。其中,包括以下事实:(1)2010年1月7日,鉴于与乙公司之间
2011年3月19日,因甲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出现无法清偿到期债务的事实,人民法院受理了由债权人提出的对甲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管理人接管甲公司后,对其债权债务进行了清理。其中,包括以下事实:(1)2010年1月7日,鉴于与乙公司之间
某机构投资者对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公司进行调研时,发现A公司如下信息:(1)甲为A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通过B公司持有A公司34%的股份。甲担任A公司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2009年8月7日,经董事会决议(甲回避表决),A公司为B公司向C银行借
某机构投资者对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公司进行调研时,发现A公司如下信息:(1)甲为A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通过B公司持有A公司34%的股份。甲担任A公司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2009年8月7日,经董事会决议(甲回避表决),A公司为B公司向C银行借
甲公司向自然人乙借款,丙公司为一般保证人。后人民法院受理了丙公司破产案,但此时甲公司所欠乙的借款尚未到期。乙就其担保债权向管理人进行了申报。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对已申请债权进行核查时,债权人丁提出:丙公司作为一般保证人对乙享有先诉抗辩权;借款到期后,如果甲公
A上市公司专门从事工业设备生产销售,其产品主要的市场在甲地,该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2010年末经审计的资产总额为5亿元,经审计的负债总额为3亿元,企业2011年之前没有担保业务。2011年A公司召开的董事会会议情形如下:(1)该公司共
甲公司将一幢自有二层楼房租赁给乙公司作为经营用房,双方签订租赁合同,合同约定:租赁期限自2013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租金为每月5000元,在每月初的前3天支付上月的租金。合同未约定房屋维修责任的承担以及是否可以转租等问题。2014年3月,
根据有关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出资比例低于注册资本25%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甲公司向乙银行贷款100万元,贷款2015年1月1日到期,约定了利息。甲公司2014年8月20日向法院申请破产,2014年9月1日法院受理了甲公司的破产申请,乙银行可以申报的债权数额是()。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法律制度的规定,国有独资企业的下列行为中,对相关资产可以不进行资产评估的是()。
随机试题
下列符合胸膜肥厚体征的是
A.cAMPB.cGMPC.甘油一酯D.甘油二酯E.三磷酸肌醇(IP3)(1991年)能促进蛋白激酶C活性的第二信使是
产妇,因完全性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胎盘娩出后,宫腔内不断有血液溢出,应用宫缩剂后效果不好,血压90/50mmHg。紧急处理方法以下列哪项为宜
患者,男,54岁,慢性咳嗽10年,气急3年,逐渐加重。X线胸片示肋间隙增宽,两肺透亮度增加,右上圆形透亮区,两下肺纹理紊乱。诊断应先考虑
局部瓦斯积聚是指体积在()m3以上的空间内瓦斯浓度达到2%。
下列符合会计职业道德“参与管理”要求的有()。
下列情形中,法院可合并审理的是( )。
如图,平面ABEF⊥平面ABCD,四边形ABEF与ABCD都是直角梯形,∠BAD=∠FAB=90°,,G,H分别为FA,FD的中点.设AB=BE,证明:平面ADE⊥平面CDE.
(2016·山东)中小学的教学活动就是上课。()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