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1道题的成绩计分。 Ⅰ.概述并评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Ⅱ.某中学初一年级开发了一套语文辅助阅读材料,为了验证其效果,从初中8个平行班中随机抽取了2个班作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班采

admin2018-04-03  33

问题 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答,只按第1道题的成绩计分。
    Ⅰ.概述并评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Ⅱ.某中学初一年级开发了一套语文辅助阅读材料,为了验证其效果,从初中8个平行班中随机抽取了2个班作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班采用辅助材料教学,对照班教学方式不变。授课教师为同一老师,该老师参与了辅助材料的开发过程,两个班除辅助材料投放不同外,其他教学方式皆相同。在实验前,两个班进行了同样的测试,成绩差异不大。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在期末考试中,实验班的学生成绩略好于对照班。根据这一实验过程,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是什么?
    (2)该实验采用了什么实验设计?这种设计有何优缺点?
    (3)该实验的无关因素有哪些?会产生什么影响?

选项

答案Ⅰ.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危机和冲突,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1)信任对怀疑(0~1.5岁)。这一阶段中的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信任对怀疑。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这一阶段相当于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阶段的早期,他们刚刚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周围世界是独立的,并开始意识到物体的守恒性。 (2)自主对羞怯(1.5~3岁)。这一阶段中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他们能凭自己的力量做越来越多的事情,渴望自主,也开始认识到自我照料(像吃饭、穿衣、大小便)的责任感。针对这些特点,成人应该给予儿童适当的关怀和保护,以促进他们自信心的形成。如成年人未能对儿童试图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的尝试给予鼓励,则幼儿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本阶段个体如果体会到过多的怀疑和羞怯,可能会导致其一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并因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验一种愉快的情绪。而由于儿童能力的局限,他们出于自我动机的活动常常会被成年人禁止,可能会降低从事活动的热情。因此,本阶段的危机就在于使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禁止的活动。 (4)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岁)。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产生勤奋感。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助长了儿童的胜任感。而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显然,成年人鼓励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勤奋是必要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危机未解决好,往往是其以后学业颓废的重要原因,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 (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大体相当于少年期和青春期。此时个体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也即开始考虑“我是谁”这一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前几个阶段形成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和勤奋感都有助于个体更自信地面对各种选择,从而使个体成功地获得角色同一性。 (6)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这一时期相当于青年晚期。此时,个体如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密感。这种意义上的亲密感是指,个体愿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交往,并保持一种长期的友好关系,学会与他人分享而不计较回报。如果害怕被他人占有和不愿与人分享便会陷入孤独中。 (7)繁殖对停滞(30~60岁)。本时期包括中年期和壮年期。这里指的是广义上的繁殖,不仅包括人的繁衍后代,而且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基本能力或特征。本阶段的个体面临抚养下一代的任务,并把下一代看作自己能力的延伸。发展顺利的个体表现为家庭美满,富有创造力。反之,则陷入自我专注,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与舒适,对他人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至于颓废消极。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本阶段相当于老年期。这一阶段,个体的发展受前几阶段发展的影响极大。如果个体在前几个阶段发展顺利,则在这一时期巩固自己的自我感觉并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个体获得了自我完满感;相反,没有获得完满感的个体将陷入绝望。 Ⅱ.(1)该实验的假设是:语文辅助阅读材料会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2)该实验采用了非随机分配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 优点:由于有控制组,有前后测比较,因此可以控制成熟、历史、测验、工具、统计回归等因素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被试的选择偏差,从而提高了研究的内部效度。 缺点:①不是随机取样分组,选择与成熟的交互作用可能会降低实验的内在效度。②前后测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的情境中,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要慎重。要尽可能从同一总体中抽取样本,以避免被试差异所带来的实验误差。 (3)首先,该实验不能算是随机抽取,样本太小,有可能影响实验的效度。其次,同一个老师进行教学,会产生期待效应,尤其是该老师参与了辅助材料的编写工作,更希望实验成功,会影响到教学的实际结果。最后,前测会对学生产生导向性影响,实验结果的推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3iwi777K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