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茉莉花》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 要求: (1)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admin2015-08-10  65

问题 根据对《茉莉花》谱例的分析,设计一课时的音乐课。
    要求:
    (1)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选项

答案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汉族民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汉族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通过欣赏、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感受和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形成原因及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2.用探究的学习方式了解汉族南北民歌风格特点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过程 (一)以“小舞台”的形式导入 1.用“中国民歌赛歌会”的表演方式,与学生共同演唱一组中国民歌。 2.教师参与“小舞台”表演,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3.赛歌会小结,引出课题——“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一汉族民歌”。 (说明:运用“小舞台”——“中国民歌赛歌会”这一活动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挖掘学生的表演潜能,培养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教师积极参与小舞台表演,这样不但能增进师生情感交流,还可以起到引导示范作用。本环节可以为引出下面环节的教学内容埋下伏笔。) (二)探究汉族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1.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2.比较两首《茉莉花》。 (1)学唱东北、江苏《茉莉花》的主旋律。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两首《茉莉花》在旋律进行、节奏、风格上各自的特点。 (3)交流总结。 南方民歌:细腻、柔和,旋律以级进为主。 北方民歌:豪放、粗犷,旋律起伏较大。 (说明:这是本课的重点,欣赏作品的选择至关重要。应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风格有明显区别的作品进行欣赏,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听听、唱唱、谈谈的方式,让学生在音乐的体验中去探讨南北民歌风格的特点。) 3.欣赏分辨北方民歌和南方民歌。 (1)欣赏南方民歌《孟姜女》《无锡景》和北方民歌《脚夫调》《上去高山望平川》。 (2)请学生区分其不同并进行交流。 (说明:选择的民歌最好原汁原味,让学生在欣赏听辨中进一步感受南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魅力。) (三)探究汉族南北民歌风格形成的原因 1.讨论形成汉族南北民歌不同风格的原因有哪些。 2.师生交流。 (1)地理环境与民歌风格的形成有关。 (2)地方方言与民歌风格的形成有关。 (3)补充影响民歌风格形成的其他因素。 (4)小结:地理环境对民歌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地方方言与民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们性格、生产方式等都影响了民歌风格的形成。 (说明: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熟悉的实例说明问题,切忌泛泛而谈。高中学生知识面较广,具备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综合已有的音乐及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探讨。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吸纳不同的意见,积极参与探究和交流活动。) (四)民歌的发展 1.请学生说说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曲目。 2.唱唱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歌曲。 3.从不同角度欣赏几首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比较有影响力的音乐作品。 (1)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花儿与少年》片段。 (2)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花絮片段。 (3)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茉莉花》片段。 (说明:教师在选择介绍作品时要注意作品的经典性、代表性。本环节试图拓展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感悟民歌的真谛。) (五)学生谈感想 (六)课堂小结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6HHv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