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材料二某化学教科书的部分目录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材料二某化学教科书的部分目录
admin
2018-05-30
94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材料二某化学教科书的部分目录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课题2原子的结构
课题3元素
材料三某化学教科书中有关“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实验如下:
分子运动现象
1.向盛有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3—4)。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要求:
(1)探究实验中每个实验步骤相应的实验现象及原因。
(2)完成“分子运动现象”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选项
答案
(1)步骤1现象:溶液依旧是无色的。原因: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变红,酚酞滴人蒸馏水中不变色。 步骤2现象: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变红。原因: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变红,浓氨水显碱性,因此滴入浓氨水的溶液变红。 步骤3现象:几分钟后,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原因: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浓氨水能够挥发出氨气,氨气分子能够进入烧杯A中形成氨水,使烧杯A中的溶液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因此会观察到该现象。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到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并且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现象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奇妙的化学世界更加感兴趣。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酒精擦在皮肤上会很快消失,原因是什么,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分子会运动,酒精会蒸发并且被皮肤吸收…… 【实验探究环节】 ①教师完成探究实验步骤1.2。请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说明实验现象不相同的原因。 教师总结、学生同答,概括得出:酚酞属于一种指示剂,遇到氨水会变红,因此可以用酚酞检验氨水的存在。 ②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步骤3,观察实验现象并小组探讨产生该现象的原因。15分钟之后请小组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学生回答,概括得出: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溶液变红。因为浓氨水能够挥发出氨气,氨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因此能够运动到A烧杯中,这也就相当于A烧杯中有了氨水,酚酞遇到氨水变红,因此A中溶液变红。 【总结环节】提问:该实验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总结学生回答,概括得出: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应用环节】请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6y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是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成绩考核的主要方法之一。
黄老师在指导学生分析了起承转合的发展结构后,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运用起承转合的手法,自由写作音乐片段。上述教学行为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哪个基本理念?()
我国现代歌剧《伤逝》是根据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1982年首演于北京。此作品是我国著名音乐家()创作的。
将图中《卡门序曲》(片段)改写为一首6/8拍的旋律。要求:(1)采取合适的节拍、速度及重音。(2)允许对原曲旋律做增减音符、改动节奏的处理,但须保持原有旋律的基本框架。
下列关于A自然大调和a和声小调的叙述,正确的是()。
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必修“音乐鉴赏”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鉴赏《草原放牧》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教
音乐教学过程是由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的顺序和课时安排来划分的,具体分为三个阶段。教师应用各种教学法、教学理念,组织学生以各种形式体会音乐、实践音乐,通过交流、启发、碰撞等,将教学过程推向高潮。这个过程属于哪个阶段?()
教学策略直接关系着教学的全过程与最终结果,是教学实施中的核心环节。下列关于教学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他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内容。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随机试题
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是()
患者女,32岁,幼年曾患麻疹,反复咳嗽、咳痰10年,多于晨起及夜间睡眠时咳大量黄痰,此次受凉后咳嗽加重,咳痰增多,为黄绿色痰,伴发热,间断咯血2次,每次量约30ml。查体:T38.2℃,P100次/分,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粗湿啰音。血常规:WB
仲裁案件当事人甲公司与乙公司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通过协商,就已经提交仲裁的争议达成和解协议。随后,申请人甲公司撤回了仲裁申请。后甲公司反悔,此时甲、乙两公司的纠纷应如何解决:()
关于行贿罪与受贿罪的关系(以甲向乙行贿为例),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特殊设备安全监督检验费按照建设项目所在省(市、自治区)安全监察部门的规定标准计算,无具体规定的,在编制投资估算和概算时可按受检设备()的比例估算。
公安部“五条禁令”规定,严禁携带枪支饮酒,()。
2011年2月,甲在动物园游玩时,由于自己管理不善,将佩戴的手表丢失。该手表被动物园的管理人员拾得后交给了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因甲未能在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保管期限内前去认领,该行政管理部门即依照有关规定将手表交给代售店拍卖。乙以800元价款拍得该手表。20
老王和老赵分别参加4门培训课的考试,两人的平均分数分别为82和90分.单个人的每门成绩都为整数且彼此不相等。其中老王成绩最高的一门和老赵成绩最低的一门课分数相同.问老赵成绩最高的一门课最多比老王成绩最低的一门课高多少分?
什么是持续期缺口?持续期缺口模型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有何影响?
OnthedaytheDailyExpressannounces:"ThesecrettowhyhumansgrowoldhasbeendiscoveredbyscientistsinBritain,paving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