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只鹿。请问,这道算数题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只鹿。请问,这道算数题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admin
2023-02-20
50
问题
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
只鹿。请问,这道算数题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
选项
A、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
B、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
C、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
D、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
答案
D
解析
“今有大大、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问各得几何?”出自《几章算术》一书:反映了我国古代二十等爵制中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二十等爵制设置自秦国商鞅变法,以赏军功,共分二十级: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史,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材料中鹿肉数量分配的不同,反映的是他们各各自爵位的高低,反映的是等级秩序。故本题选D。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DfD777K
0
湖北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教学效能感的说法正确的是()
王某在校园内与授课教师发生冲突,严重违反了该校校纪,该校决定对其进行处分,对此情况宜采用的文种为()
《天工开物》记载:“凡取煤经历久者,从土面能辨有无之色,然后掘挖。深至五丈许,方始得煤。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这里“毒烟”的主要成分是()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智力上的高低之分,只有多种智力不同组合形式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应该()
在学习比较生僻的内容时,()能够最真实有效地、充分地给学生提供感性经验。
小明现为八年级的学生。小学阶段,在学习进步时或承担家务后,他都会得到父母给予的奖励——零花钱或玩游戏。为获得更多奖励,他学习努力,表现突出。升入中学后,父母因工作繁忙,很少与他谈心,便通过加大奖励激发他努力学习,但效果却不明显,甚至事与愿违。近期,父母发现
农耕时代的教育目的强调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统治者,工业时代兼顾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培养,信息时代则更加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说明教育目的受制于()
“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一观点反映的课程理论是()
受天气的影响,某地区今年的桃子产量明显低于往年,价格因此偏高,每千克平均上涨了2元,这主要表明()。
受特殊计划生育政策、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生育意愿迅速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正在进入快速的老龄化过程。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0243万,占总人口的14.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占总人口的9.7%。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
随机试题
患者,男,40岁。昨夜受凉,今日突然呕吐,呕吐物多为清水痰涎,胸脘满闷,不思饮食,头眩心悸,苔白腻,脉滑。若患者兼气滞腹痛宜加
专题地图的编制1)项目概述××省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一直处于前列,为反映××省经济社会发展,展示新时期全省经济的辉煌成就,也为国内外人士了解××省情增添新的窗口,拟编制《××省综合经济图》(以下简称《综合经济图》),同时为××省的社会经济建设规划和发展的
市政公用工程,对每个项目经理部及项目经理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任务是编制()。
刘老师是学校的模范教师,她在上每一堂课之前总会先和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大家的学习准备情况,然后才会设计教学过程。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体现了刘老师遵循了教育过程中()。
李先生的儿子今年3岁,名叫浩浩,刚上幼儿园不到三周。最近,李先生发现浩浩回家后不是埋头不语、就是大喊大叫,一提起幼儿园就万分恐惧,对任何人都不理不睬,有时候还大小便失禁。一天,浩浩要小便的时候,李先生帮他脱下裤子,竟然发现浩浩大腿两边各有几块青紫,更令人触
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的能力、精力和体力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的状态是()。
观点的自由市场(武大2003年研)
(2017年真题)甲省乙市是设区的市,乙市政府依法制定公布了《乙市环境保护办法》。下列有关该办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A.条件(1)充分,但条件(2)不充分。B.条件(2)充分,但条件(1)不充分。C.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1)和条件(2)联合起来充分。D.条件(1)充分,条件(2)也充分。E.条件(1)和条件(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1)和
Overtheyears,collegestudentshavestoodtogetherforwhattheybelievein,fromcivilrightstoanti-warpoliciestothemo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