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联系新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时代背景论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关系。
联系新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时代背景论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关系。
admin
2011-10-21
35
问题
联系新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时代背景论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关系。
选项
答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活动课程,认为课程应当是一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通过活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发展能力。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学科课程,认为课程就是分别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主要内容,组成不同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在我国小学课程的传统中,学生的直接经验是相当缺乏的,因此,在今后的课程发展中,应在小学课程中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2)知识与能力。课程究竟是应当给学生某种完整的或某种意义上实用的知识储备,还是通过传授知识来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这是课程必然要回答的问题,在这一基本关系上发生过两次著名的冲突:第一次是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关于知识与能力的著名论争;第二次是以20世纪中叶以来的课程改革为代表的。知识与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不能截然分开,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知识是能力形成和提高的基础。(3)分科与综合。古代或早期的课程是以整体、综合为特征的,近代课程是分科的。分科与综合反映了人类认识的两种基本方式,即分化与综合。分科的方式注重探究事物自身的特征,注重了解特定事物的个性和特殊规律;综合的方式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不同事物之间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就课程结构而言,包括了分科与综合两个方面才是全面的,就学习者的认识和思维的结构而言,包括了分化与综合两种方式才是合理的。(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在课程上,重视人,崇尚个性;在课程内容上,提倡广泛的课程范围;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7e1v777K
0
中学教育学
原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教育目的首先是一定的教育价值取向的体现。()
简述赞科夫实验教学论体系的原则。
简述教师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
学习动机是如何分类的?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简述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用一个事物替代另一个事物来对不同事物或观念进行比较的方法叫做()。
凡概念或规则都有正例和反例。()
测验题目对预测的内容或行为范围取样的适宜性程度,被称为()。
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
随机试题
主机域名:ee.tsinghua.edu.cn的三级域名是
中度昏迷与深昏迷最有价值的鉴别是()
男性,41岁,肝硬化病史10年,近来自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且黄疸进行性加重:肝硬化病人出现黄疸提示()
患者女性,22岁,既往月经规律。现闭经2个月,尿妊娠试验阳性。因阴道不规则流血1天就诊。查体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质软。临床及超声检查均诊断为葡萄胎超声检查于左侧卵巢可见53mm×46mm边界清楚,被膜较薄,内有多发纤细光带分隔的囊性肿块,正确的诊断
本病例应诊断为其饮食应为
关于Camoy固定液的描述错误的是
目前人类健康需求的增加主要是因为()
圣德太子改革
1982年,美国教育家阿德勒等人共同提出了“派迪亚计划”,对美国当时的12年制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改革主张,企图实施更适合人性需要的教育。这一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是
下面描述中,不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