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在相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面对同一认识客体,不同的主体会得出不同的认识结果。这说明
在相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面对同一认识客体,不同的主体会得出不同的认识结果。这说明
admin
2017-02-23
67
问题
在相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面对同一认识客体,不同的主体会得出不同的认识结果。这说明
选项
A、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
B、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
C、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
D、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
答案
B,C,D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能动性突出地表现在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重构和创造上。在这一过程中,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认识结果。但是,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仅是受主体的影响而不是由主体决定的,因为归根到底它们依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8Ro4777K
0
考研政治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强调,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顺势而为,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造福两岸民众,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岸一家
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句话说明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是()。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欠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作用,毛泽东后来指出:“中国的革命,自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作用。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1924年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目标,他们的共同理想是()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
爱国主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抗日战争时期“三三制”政权所代表的阶级和阶层除无产阶级外,还有()。
王明等人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的最大的恶果是
中国历来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关系历代政权的兴亡治乱和社会经济的繁荣衰替。洪秀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制度化,从而使其发展到了最高峰。《天朝田亩制度》的进步性有(
随机试题
女性,32岁,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做了胆管探查手术,术后3天,查血清钾为2.4mmol/L,诊断为低钾血症。病人不会出现哪种改变?
NEC早期治疗过程中哪些征象出现需手术治疗
男性,35岁,背部及季肋部疼痛4月余,伴低热,体温37.5~38℃。双下肢无力20天,近3天不能站立。检查:第8胸椎后凸,脐下皮肤痛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7000/ml,中性粒细胞0.62,血沉:30mm/h。脊柱X线摄片示胸8~9椎间隙变窄,
腹部反跳痛的发生机制是
3个月小儿,母乳喂养,腹泻2个月余大便3—4次/日,糊状,无粘液脓血。精神食欲好,多种药物治疗无效。现体重5.8kg,诊断为
以下关于地方规章备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原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土地转让人只有(),才能取得转让的合法权利。
速算扣除数是两种应纳税额的差额,按顺序填写如下( )。
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颁布的时间是( )。
若(cosχ-b)=5,则a=_______,b=_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