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2017年真题)李老师经常自觉地对自己的讲课过程进行分析,进行全面深入的归纳和总结,以不断地改善自觉的教学行为,提高自觉的教学水平。李老师的做法基于下列哪种专业发展方式?( )
(2017年真题)李老师经常自觉地对自己的讲课过程进行分析,进行全面深入的归纳和总结,以不断地改善自觉的教学行为,提高自觉的教学水平。李老师的做法基于下列哪种专业发展方式?( )
admin
2020-06-02
63
问题
(2017年真题)李老师经常自觉地对自己的讲课过程进行分析,进行全面深入的归纳和总结,以不断地改善自觉的教学行为,提高自觉的教学水平。李老师的做法基于下列哪种专业发展方式?( )
选项
A、教学实施
B、教学研究
C、自我发展
D、教学反思
答案
D
解析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作为认知对象,有意识地对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思维和教育行为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认识,从而实现自已的专业发展过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8bN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以下是两位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长亭送别》一课时,针对同一教学内容设计的两个不同问题。阅读并按要求答题。教师甲: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两支曲子,分析哪些曲词最具有表现力,最传神地表达了莺莺的情感?教师乙:在不同场景中,曲词是怎样
写作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在语言文字表达方面仍存在问题,习作中常常出现病句。为引起学生对习作语病问题的重视,减少此类问题的出现,教师举出以下病句例子让学生进行修改,以下修改意见有误的一项是()。
阅读《琵琶行》的教学反思(节选),按照要求答题。首先是读得不够。诗歌是朗诵的艺术,多读才能体味出诗中的内涵。开头可以让学生先伴随着音乐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在分析完琵琶女的形象后,读一读感悟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分析完诗人的经历后,可以读一读体味诗
某高中语文教师在讲授《包身工》一课时,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讲述包身工的故事。以下对教师的这一做法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教师引导学生研读“编年体史书经典”,下列作品适合作为该专题阅读书目的是()。
以下是某教师设计的《包身工》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了解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培养筛选信息和阅读报告文学的能力;②区分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以及作者评价,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文本的多层次理解,学习
某教研室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师围绕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的评价”深入探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阅读《沁园春.长沙》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万类霜天”表现了诗人视野的开阔。一个“竞”字又突出了什么?生: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的生命力。师:“万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的事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有什么深层含义?
阅读下面口语交际教学的案例,回答问题。本案例的教学目的是学习使用直接描述的方法表白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学习使用不同的间接方法进行表白和抒情。要求是参与者观察下面的一组照片,然后结对练习,从中选择一张进行描述,让你的同伴猜猜你在说哪一张。教
学习《兰亭集序》,教师在课堂上亲笔撰写了一幅书法作品,让学生判断是什么字体(行书),“大家说说,有我国‘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作品是什么?”(《兰亭集序》)教师课件展示作品,让学生感知行书行云流水之美。“今天,我们一起看看这篇作品写了什么内容。”对该教学行为
随机试题
Peopleandanimalsaredifferent______theirreactionstodrugsandintheway______theirbodieswork.
乳腺摄影用X线管靶物质是
关于产褥期妇女子宫颈的生理调适,正确的是( )。
溶血性黄疽时假性黄疽(皮肤黄染,进食超量胡萝卜)时
患者胸骨下部显著前突,左、右胸廓塌陷,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变厚增大,上下相连呈串珠状。其诊断是
C公司生产一批假狂犬疫苗流入市场,接种人数难以确定。信息披露后,接种过该批疫苗的消费者纷纷起诉C公司,要求赔偿损失。鉴于大家未能推选出诉讼代表人,法院直接指定甲、乙作为诉讼代表人。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某新建热电厂工程,项目投资主体为该省能源集团公司。建设2台600MW抽凝式汽轮机,2台1900t/h超临界燃煤锅炉,配备四电场静电除尘器及脱硫设施,1座240m高的烟囱及2座淋水面积6000m2的凉水塔。在该地区桑格工业区集中供热规划中已将苯项目规划集中热
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中制造费用包括的内容有()。
以下不属于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的是()。
罗伯特出生于1967年,因此,1976年他9岁。从这个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人出生年的最后两位数字与其9岁那年的后两位数字相同,只是数字的位置颠倒了。以下哪项是对上述推论的最佳反驳?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