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深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而以前人们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对真理
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深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而以前人们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对真理
admin
2019-12-02
53
问题
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深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而以前人们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选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科学发现中人们对生物的生存与阳光的依赖程度的不同认识说明真理具有相对性,需要不断地发展,同时,说明了客观事物的复杂性给人们的认识带来了反复性。②③正确。但对真理的追求不是循环过程而是发展的过程,认识也不是超越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①④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93me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事业单位考试分类
0
公共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
相关试题推荐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2017年我国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加强对雾霾形成机理的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和精准性。这是基于()。①人们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②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能够改造客观世界的客
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①促进金融、通讯等服务业发展②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③增加出口补贴、扩大出口规模④提高存款利率、减少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的乃是一国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在所有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一论断蕴含的辩证唯物论哲理主要是()。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在太空中测量到电子宇宙射线的一处异常波动。这一神秘讯号首次为人类所观测,意味着中国科学家取得了一项开创性发现。上述材料体现了()。
下列措施属于政府发挥社会职能的是()。
(单选题)邓小平同志曾赋予“改革”一词丰富的内涵,其关于改革的一系列著名论断成为改革实践探索前行的“灯塔”。下列选项中,符合邓小平的改革智慧的是()
邓小平同志关于()的重要观点,是我国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重要依据。
随机试题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态度是()。
A.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医师协会和专业学术团体B.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C.对医学专业技术有重大突破,作出显著贡献的医师,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D.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
有关输血并发症治疗措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关于电容电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冯某,因输卵管阻塞而致继发不孕,宜选择何种外治法()
李某花5000元购得摩托车一辆,半年后,其友王某提出借用摩托车,李同意。王某借用数周不还,李某碍于情面,一直未讨还。某晚,李某乘王某家无人,将摩托车推回。次日,王某将摩托车丢失之事告诉李某,并提出用4000元予以赔偿。李某故意隐瞒真情,称:“你要赔就赔吧。
背景材料: 某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企业承包了单跨跨度为120m的桥梁工程项目,桥梁上部结构施工中出现垮塌事故。监理工程师立即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着手事故处理。 问题:该总承包二级企业能承包该工程吗?说明理由。
关于工作分析的陈述,正确的是()。在重新开展工作分析时,以前的工作说明书()。
A、B、C、D、E五人共同投资设立了一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3月13日,该五人订立了发起人协议,具体内容如下:该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人民币100万元,其中A拟出资20万元人民币,B拟以厂房作价出资20万元,C拟以知识产权作价出资30万元,D、E分别拟以劳务
この話をする前に、「時間というものは作ることができない」という、あたり前のことを言っておきたい。1日が24時間であることを替えることはできない。睡眠時間を削ればいいという人もいるだろう。必要な睡眠時間を削るのはそれほど苦にならないものだけれども、勉強のため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