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案例一:小明是班长,班主任要他放学后留意那些常去网吧同学的去向并及时报告老师,后来发展到,上课有哪些人玩手机、做作业抄袭这样的事,都要他暗中监督定期汇报。一段时间下来,班主任无事不晓,同学们个个心中忐忑。于是小明被同学们疏远了,他开始感到孤立、

admin2018-01-22  32

问题 (2013)案例一:小明是班长,班主任要他放学后留意那些常去网吧同学的去向并及时报告老师,后来发展到,上课有哪些人玩手机、做作业抄袭这样的事,都要他暗中监督定期汇报。一段时间下来,班主任无事不晓,同学们个个心中忐忑。于是小明被同学们疏远了,他开始感到孤立、孤独。自从发现小明是老师的眼线后,连最好的朋友都离他而去,小明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迷惘。
请结合新课程的相关理论,对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二:小伟上课经常找人说话,做小动作,干扰课堂,也不做作业。这天上班主任的课,小伟老毛病又犯了,老师非常生气,厉声对小伟说:“你别上课了,把家长叫来,什么时候家长来了,你什么时候才能上课。”说完把他推出教室,关上了教室门。小伟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缘由后,把小伟送回了教室。事后,校长把老师叫去办公室,并向其提出了批评。请你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进行分析:校长的处理对不对?班主任老师和小伟同学应该怎么做?

选项

答案案例一:(1)班主任让小明监督学生,说明班主任不尊重学生,不相信学生,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没有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 (2)本案例的师生关系是权威型的,新课程强调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 (3)班主任缺少对小明的关爱,没有做好指导者角色。 (4)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案例中班主任和小明没有师生间的相互沟通。 (5)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应该是参与者,案例中的班主任是旁观者。 案例二:(1)校长的做法是正确的,班主任的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中“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第五条中“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的规定。 (2)作为班主任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采用观察法、谈话法、分析书面材料及调查研究等方法了解小伟的情况; ②要用发展眼光来看待小伟,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③要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建立家校联系; ④采用榜样示范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并运用强化形式加以巩固; ⑤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3)作为学生来说,小伟应该这样做: ①要遵守课堂常规和纪律; ②当老师驱逐自己时,应报告给学校的管理者,如校长; ③应将相关情况告知家长; ④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MVq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