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3月,一瓶酸奶涨了5毛钱,一斤

admin2010-10-17  24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3月,一瓶酸奶涨了5毛钱,一斤肉涨了4块钱。”北京市一位退休教师感觉到“菜篮子”’的负担越来越重。人们普遍感到,农副产品涨价推动的食品价格涨幅明显,成为物价上涨的主导因素。在2007年CPI上涨的4.8%中,食品价格上涨占了4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占了0.6个百分点,其他如服装、日用工业品等六类商品价格上涨只占0.2个百分点。2008年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则分别略有涨跌。可以说,2007年以来的这一轮价格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仍然是结构性上涨而不是全局性上涨。
   食品价格上涨有其必然性。国内农产品价格多年在低位运行,价格上涨带有恢复性。粮食和农产品价格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达到峰值以后,一直持续走低。拿粮食来说,三种主要粮食:小麦、稻谷、玉米,平均收购价格1997年是每公斤1.5元,现在是每公斤1.58元,10年涨了8分钱,涨了5.3%。猪肉价格也是这样,1997年时,精瘦肉每公斤已经接近20元钱,后来一度降到12元钱,2007年五六月份才开始恢复到20元钱,现在又逐步涨到28元左右。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是相对于非农产品的比价关系调整的。虽然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近些年来一直处在较低水平,但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有较大幅度上升,近5年来尿素、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和60%。同时,农民外出务工增多,非农收入大幅度增长,种植业和养殖业比较效益下降。因此,粮食、食品和猪肉价格适度提高,也可看做是市场对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的补偿,是农产品相对于非农产品的价格上调,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种粮和养猪的积极性,保障粮食和农产品供需平衡。
   2.食品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果任由物价上涨,就有可能引起全面的、持续的、轮番的价格上涨,进而引发明显的通货膨胀,这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但从总水平上看,目前我国尚不足以构成明显的通货膨胀。当前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虽然投资增幅依然在高位,消费出现明显回升,出口持续较快增长,国内需求比较旺盛,但总供给扩张仍然强劲,总需求对价格总水平的推动作用比较有限。从供给能力扩张来看,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业技术升级换代加快,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不断加强。这些因素都保障了我国供给能力的持续较快增长。目前,我国商品市场70%以上的工业品和80%以上的消费品供过于求,其他商品供求基本平衡,仅有极个别商品供给相对不足。猪肉、食用植物油、粮食和食品的价格涨幅虽然较高,但只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加市场供给,消除价格上涨的短期性因素,价格涨幅就会在一段时间后稳定下来并有所回落。
   3.到2007年,我国粮食连续四年实现增产,粮食库存充裕,有利于粮食市场的稳定。但是,由于国内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以及11月份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2008年年初严重的雨雪冰冻天气,使1.78亿亩农作物受灾,还有大量的牲畜家禽和鱼类被冻死,损失之重为历史罕见,这将对2008年农产品的供给产生影响。此外,保障农民增收、鼓励农民增产,也要保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价格稳中有升的势头。这些都是使得2008年的粮食和部分农产品价格仍将在高位运行的重要因素。
   流动性过剩,就是流通领域的货币过多,货币过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多年来,我国由于投资增长过快,消费增长明显不足,大量产品只有对外出口,导致贸易顺差激增,且增幅过大;加上人民币币值低估,新的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转移,大量外资涌入,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导致由于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迅速扩张。从发展趋势看,这些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流动性过剩也难以得到根本性缓解。
   农产品价格继续保持在高位上运行,将使生活消费品生产成本上升;生活费用提高、工资提高、福利增加以及社会保障的完善等,都将推动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随着市场化的推进、经济的发展,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价格以及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都将趋于上升;实行节能减排,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也会增加生产成本。这些因素都在表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高成本的时期,成本上升将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力量。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原油、铁矿石和粮食等的消费大国,这些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成为我国物价上涨的重要外部原因。国际能源资源价格近年来持续大幅走高。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猛涨近60%,为过去10年中涨幅最大。铁矿石等资源类商品的价格变化同样引人注目。自2004年我国正式参加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国际铁矿石价格已连续4年上涨,2008年度其基准价再次上涨65%。石油、铁矿石等能源资源价格的成倍上涨,将给相关行业生产成本带来巨大压力。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不断上涨。2008年4月上旬,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B级大米报价达到每吨780—800美元,随后更是突破1000美元大关,创20多年来新高。一些粮食主产国因干旱连续两年减产,全球谷物库存将下降至35年来的最低水平;受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对于可用来制造生物燃料的玉米和大豆的需求增长很快;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消费升级,对粮食的需求增加……这些都导致了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紧张和价格上涨。虽然目前我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很低,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但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升,也会影响国内粮食价格上涨。
   4.2006年以来,针对经济增长中出现的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党中央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措施,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2007年以来,为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上涨,党中央审时度势,将实行多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相继出台。2007年年末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之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价格能够有效地对资源进行配置,但当市场物价发生持续大幅上涨时,就会向人们提供一种错误的信号,引导投资需求猛涨,资源供应紧张,反过来推动整个市场物价更加猛烈地上涨,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后果。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就是要避免这种情况出现,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如果任由通货膨胀的趋势恶性发展,将会导致社会经济环境剧烈动荡。特别是市场价格的信号紊乱和供求关系失衡,会导致流通领域混乱,部分企业囤积商品,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引起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恐慌,容易引发抢购等非理性行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物价与民生息息相关。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贬值,工资缩水,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尤其是我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中,食品占有的比重比较大,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工薪阶层、离退休人员和低收入人群将难以承受。越是困难群体,越是贫困地区,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如果物价连续大幅上涨,就会导致部分低收入者返贫,困难群众增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就是要确保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5.2008年7月11日国际油价再度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纽约、伦敦两地油价首次在盘中突破每桶147美元。其中,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盘中新高后,收于145.08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43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8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2.46美元,收于每桶144.49美元,盘中最高见每桶 147.50美元。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公司2008年6月2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油价飞涨,76%的美国人减少了开车的次数,19%的人更多乘坐公交车或地铁,11%的人选择“拼车”?每10个受访的上班族中有4人表示,曾考虑搬到离公司比较近的地方居住。82%的人称,在买下一辆汽车时,会优先考虑混合动力车。那些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的受访者也称,他们感受到了汽油涨价带来的经济压力。他们中48%的人减少了在外就餐的次数,21%的人不得不减少养老金储蓄。一半的受访者说,他们会选择就近度假,要不干脆待在家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6月19日宣布,自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自7月1日起,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液化气、天然气价格不作调整。
   6.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中农村价格同比上涨高于城市。非食品价格上涨1%;消费品价格上涨5.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7%。据统计,六月份,猪肉价格上涨高达59.8%,油脂、肉禽及其制品和鲜蛋的价格上涨也在二成至四成之间。
   2007年6月,在八犬类中除食品类以外上涨的还有: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居住、房及装修材料四类;下降的有:衣着、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三类。一至六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为3.2%。
   国家统计局同时发布了2007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数据。统计表明,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20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
   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9%,县及县以下零售额增长14.3%。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15.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8%;其他行业零售额增长5.3%。分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吃、穿、用商品类零售额同比均增长在二成以上。
   7.上世纪70年代末,国际石油价格成倍上涨,美国农作物歉收也使食品价格上升,1979年美国的通胀率达到11.3%,控制通胀成了美国政府的头等大事。卡特总统1980年3月宣布实施信贷管制,主要措施包括各商业银行压缩消费者贷款和工商业贷款,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至10%等。信贷的突然紧缩严重打击了消费信心,由此导致经济严重衰退,通胀率达到了战后的最高值13.5%,经济政策的不成功导致卡特总统1981年1月黯然下台。
   信贷管制政策不但未能控制通胀反而伤及了经济,继任的里根总统祭出了两招通胀治理的“板斧”,即所谓的“里根经济学”。第一招“板斧”是控制货币供应,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另一招“板斧”即1981年8月签署的《经济复兴法案》。该法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削减个人及公司的所得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鼓励个人储蓄、为企业研发提供多种税收优惠,意在提高个人和企业的工作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
   总体而言,里根总统从两方面来治理通胀,一方面大力支持美联储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降低总需求,遏制物价上涨;另一方面积极实施《经济复兴法案》,调动企业与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产出,减缓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冲击。从1983年年初开始,美国经济峰回路转,通胀率下降,经济连续6年高速增长,孕育在低税率环境中的高科技产业日后成为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里根总统由于成功的经济政策成功连任。
   8.2009年,市民政局将继续践行“亲民躬政、播洒爱心”的民政服务理念,为全市困难群体、民政服务对象带来更多福祉。从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9年,我市将落实物价上涨与低保补助和低保提标的联动机制,确保城乡低保和“五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实施低保动态分类管理,落实城市居民临时困难救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特别是要解决好困难家庭中的大学生的救助,切实把中央“保民生”的要求落到实处。
   9.有一句话非常流行:“你可以跑不过刘翔,但你不能跑不赢CPI。”毫无疑问,CPI是整个 2007年的关键词,是本轮物价上涨的风向标和冲锋号。
   CPI是英文Consumer Price Index的缩写,中文译为“消费者物价指数”,对应的国家统计局指标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以衡量消费者在不同时期为购买一篮子商品和服务所支付的费用,反映居民日常消费价格的变动情况,是监测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的 CPI由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八类商品和服务构成,即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每个大类中又包含一些小项目,共计300多项。各大类在CPI中的权重如下:食品34%;烟酒及用品4%;衣着 9%;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6%;医疗保健个人用品10%;交通和通信1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4%;居住13%。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受春节和雪灾等因素影响,2008年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同比上涨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从八大类别看,1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 18.2%。其中,粮食价格上涨5.7%,油脂价格上涨37.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1.2%,猪肉价格上涨58.8%,鲜蛋价格上涨4.6%,水产品价格上涨8.7%,鲜菜价格上涨13.7%,鲜果价格上涨10.3%,调味品价格上涨4.1%。
   10.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3.6%,其中城市上涨 3%,农村上涨4.6%。从月环比动态看,5月下降0.1%,6月下降0.7%。6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了5%。这一较高涨幅再次引起一些人对当前物价形势的担心。
   人们为什么要关注物价走势?在相当程度上,宏观经济形势可以通过物价走势反映出来。从去年1月开始,国内物价结束14个月的负增长,开始逐月上扬。物价上涨,主要缘于粮油肉等生活必需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上涨、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部分行业一定程度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煤电油运等原材料、燃料、动力的全面紧张和价格的相应上扬,以及世界经济对中国的深刻影响等因素。
   从GDP缩减指数、企业商品价格指数、CPI指数以及商品零售价格看,这些经济指数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物价上涨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也就是上游产品价格涨幅远远大于下游产品价格涨幅。
   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胀。当前物价上涨的压力确实存在,主要来自生产资料和粮食价格的上涨。但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是两个概念。物价上涨主要反映在某些商品的价格上,而通货膨胀的本质是社会总供求关系失衡以及反映这种社会总供求的货币现象。生产资料价格和粮食价格同比有20%至30%以上的涨幅,会对整个社会商品的价格上涨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否会出现通货膨胀,还得从诸多方面进行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总供求失衡,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从我国目前的情况和对今后几个月的发展趋势判断来看,仍然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供大于求的格局目前看来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产生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还不能成立。
   就6月份而言,当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达到5%,而这一数字正好触及敏感点位,有些专家把物价上涨5%作为出现通货膨胀的“警戒线”及央行加息的条件之一。但这 5%之中,不是或至少不完全是货币因素作用的结果,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CPI上涨的发展趋势看,如果粮食价格趋于稳定,并稳中有降,将有助于遏制食品价格的继续上涨,从而也可以进一步缓解CPI继续上涨的压力。2009年夏粮生产已经增长了4.8%,早稻、秋粮面积都有所扩大,这样为全年的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此外,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货币、信贷的供应已经明显比一季度增长速度要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也在下降,这样,对价格的压力,特别是对上游产品的价格压力也会减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6月份CPI上涨5%中,“翘尾”因素有3.9个百分点,而新涨价因素只有1.1个百分点,“翘尾”因素作用也将在下半年逐步减小。
   从宏观调控措施的成效看,随着中央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后,当前基础产品价格上涨得到抑制,市场物价基本稳定。5月份市场价格上涨势头开始减缓。从反映即期价格变动的月环比价格走势看,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月上涨0.2%,比4月份环比价格涨幅减少了 0.6个百分点;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4月份相比则下降0.1%。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幅是物价涨幅的两倍,物价涨幅是居民可以承受的。前几个月价格上涨较快的钢材、部分有色金属和粮食、油料等产品5月份价格有的大幅下降,有的稳中略有下降。这些都表明宏观调控措施的成效已开始显现。
   专家指出,引起本轮物价上涨的三大因素正在发生变化。一是引发前一阶段物价高涨的粮食供求缺口近期有望减小;二是由于过热投资得到有效抑制,能源与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正在舒缓;三是90%以上产品供过于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市场环境,制约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向消费物价的传导。
   11.日本以独特的农产品流通体制稳定物价:日本一直是世界上零售物价最稳定的国家之一,其稳定物价的成功做法:一是高度重视生活必需品供给的稳定。日本提出,确保市场上生活必需品的供给,对于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以蔬菜为例,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状况极易受气候影响,价格波动的频度和幅度远大于其他生活必需品。因此,日本的各种经济组织,一方面指导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和上市有计划地进行;另一方面,当出现菜价一定程度或大幅度上升时,“稳定蔬菜供给基金”等组织,根据市场的有效需要,不失时机地向市场增投蔬菜,扩大供应,保证需求,从而平抑菜价。二是政府紧握流通的批发环节,调控生产和市场,稳定物价。在日本,农产品批发业主要是经营粮食、蔬菜、果品的批发。农产品批发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考虑到分散交易很难看准市场的动态和价格变动的走向,只有当众多的交易对象聚集在一起时,才能通过“供求竞争”形成合理的价格。因此,政府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批发市场韵作用,促进流通,调节供求,稳定物价。为此,大藏省和东京都联合出资兴建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以便于政府对东京整体市场进行有效监督和调控,并促进市场的繁荣,进而为稳定物价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建立、健全有效的统计和信息系统,及时公开经济信息,引导消费,稳定物价。日本不仅把统计和信息系统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而且把及时公开经济信息作为强化民众监督、防止“搭车涨价”和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加以运用,尽可能迅速地向国民提供有关商品供求、价格变动的正确信息,引导消费者保持合理的消费行为,防止因抢购、囤积等不正当的行为引起物价上涨。在经济企划厅物价局设置“物价热线电话”,倾听消费者对物价的意见和建议,接受消费者的投诉,解答消费者的咨询等。可靠信息、有效传递,是稳定民心进而稳定物价不可或缺的环节。
   意大利以“协议价格”和“福利价格”调控物价:意大利采取“协议价格”对某些特殊产品价格实施干预。意大利对作为主食的面包实行了长达47年的价格干预,因为面包对大部分食品价格的影响比较大,又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政府与面包生产企业协商制定“协议价格”,协议价格确定之后,企业不能自行变动。协议价格并不会导致面包生产者无利可图,因为在制定面包协议价格时,已经考虑了工资、设备折旧和维修、保险费和租金、燃料、辅助材料和动力费用、包装和运输费用,此外还加上了贷款利息、税金和企业赢利等因素。
   另外,意大利的一些国有企业的商品和劳务还实行“福利价格”。“福利价格”顾名思义是在价格之中有以政府补贴为内容的“福利”。这种价格,在欧盟市场上比较普遍,它对稳定物价、促进消费有一定的作用,但“福利价格”不一定有利于发展生产,因为它对生产者缺乏激励机制。
   比利时实行“最高价格制度”以稳定物价:比利时对牛奶、面包、面粉等生活必需品零售价格,采取严格和有效的监控措施,其中主要包括国家规定的“最高限价”。企业可以在此价格限度下竞争,但不容越线。考虑到这些商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又分散在众多的网点经营,如果只控制源头,则效果不佳。“最高限价”由生产企业、零售商、批发商、消费者、工会及政府经济部等几方面代表组成的价格委员会根据市场因素和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来制定。“最高限价”一旦形成,具有法纪效应,不能违反。
根据材料4,回答为什么要把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字数不超过200字。

选项

答案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改善民生。防止明显通货膨胀的发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出的新要求。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AS8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