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并用上述标准分析各种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admin2010-05-05  39

问题 论述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并用上述标准分析各种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选项

答案根据相关理论及货币政策实践,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一般包括以下三个: (1)可测性。可测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中介目标应有比较明确的定义,如M0、M1、M2,长期利率、短期利率等,同时有关中介目标的准确数据应能为中央银行及时获取,以便于观察、分析和预测。 (2)可控性。即中央银行通过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准确、及时地对中介目标变量进行控制和调节,以有效地贯彻其货币政策意图。 (3)相关性。指在中央银行选定的中介目标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间必须存在密切、稳定的相关性,中介目标的变动能显著地影响到最终目标,中央银行通过对中介目标的控制和调节就能促使最终目标的实现。 根据以上三个标准,被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量通常有两类:总量指标和利率指标。前者包括银行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等,后者主要指长期利率。下面我们分别具体分析如下: (1)银行信贷规模。银行信贷规模指银行体系对社会大众及各经济单位的存贷款总额度。就其构成而言,包括存、贷款总额两大部分。由于信贷规模与货币供应总量直接相关,改变信贷规模是改变货币供应量的重要途径,会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央银行只要通过观测、调控银行信贷规模的变化就能促使和保证货币政策的实现。 就可测性而言,银行信贷规模由存、贷款总额两部分构成,中央银行通过统计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上各个有关项目及其构成就能及时得到银行信用总量和构成数据。 可控性方面,对银行信贷规模的控制可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的信贷管制,另一种是间接调控。前一种方式的含义是显然的。对间接调控而言,根据银行系统的多倍存款创造原理,中央银行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及进行公开市场业务就可以扩大或缩小银行准备金,从而控制其信贷规模。另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利率,改变存、贷款人的相对收益,也能间接控制银行信用总量。所以,银行信贷规模满足可控性要求,是适合作为中介目标的。 银行信贷规模与最终目标间的相关性类似于货币供应量与最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它是银行体系(包括中央银行)的负债;贷款是银行体系的资产。如果银行体系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数量不变,则贷款增量等于现金增量加存款增量。所以,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与以贷款规模或其增量为目标,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两者是一致的。从实际情况看,银行信贷规模的收缩与扩张,会直接导致货币供应量的收缩与扩张,从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规模。因此,银行信贷规模与最终目标之间存有较强的相关性。 从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英国、日本、法国及韩国的中央银行都曾将贷款规模作为中介目标加以管理。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也曾将银行信贷规模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2)货币供应量。就可测性而言,根据货币的流动性差别及货币性的强弱,M0、M1、M2、M3等指标均具有明确的含义(上述货币供给量指标的具体定义参见金融学原理部分的有关论述),分别反映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测算和分析,因而可测性较强。 再看可控性。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实际上就是基础货币的可控性及货币乘数的可控性。从逻辑上讲,如果一国的货币体系能够确保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同时货币乘数相对稳定并且中央银行能够准确地加以预测,则中央银行就能够通过控制基础货币间接地控制住货币供应量,此时货币供应量就具有很好的可控性;反之,如果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较弱,货币乘数缺乏稳定性,则货币供给量控制起来就比较困难。由此可见,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货币制度、金融环境及经济发展的阶段。 第三是相关性。一定时期的货币供应量代表了当期的社会有效需求量和整个社会的购买力,对最终目标有着直接影响,因而与最终目标相关。然而问题在于指标口径的选择上,对于M0、M1、M2、M3四个货币供应量指标来说,到底哪一个指标更能代表一定时期的社会总需求和购买力,从而表现出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着更强的相关性?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实践表明,指标口径的选择可能是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大规模的金融创新和放松管制导致金融结构发生变化时,这一问题就会更加突出。 (3)长期利率。这里,长期利率主要指中长期债券利率。根据凯恩斯主义的通过利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长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中长期利率对投资有着显著的影响,对不动产及机器设备的投资来说尤其如此,因此与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有关。另外,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上的众多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易于为中央银行所获取。从可控性来看,在间接调控体系下,中央银行借助于公开市场操作就可以影响银行的准备金供求从而改变短期利率,进而引导长期利率的变化,以实现对长期利率的控制。因此,长期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适宜的。 但选择长期利率作为中介目标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利率数据虽然很容易获取,但如何从大量利率数据中得出一个代表利率并不容易。第二,名义利率与预期的实际利率之间往往存在着差别,这也是IS-LM模型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中央银行往往只能盯住名义利率而无法准确掌握社会公众的预期实际利率。举例来说,假定名义利率为5%,如果公众认为价格将上涨3%,则预期的实际利率为5%-3%=2%;但如果公众认为价格将上涨9%,则预期的实际利率为5%-9%=-4%,即预期的实际利率为负利率。可见对预期实际利率的准确估计取决于对公众价格预期的准确估计。第三,长期利率除受货币资金供求的影响外,还受社会公众对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等多种市场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和市场因素对利率的作用效果是叠加的,当利率发生变动时,中央银行往往很难分辨出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例如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中央银行为抑制通货膨胀,决定提高利率,假定由现在的8%提高到10%,但与此同时,由于公众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利率上升到了11%,这样中央银行就无法准确判断货币政策的效果,对货币政策的松紧也就无从掌握。第四,中央银行对长期利率的影响是通过对短期利率的影响来传递的,而从短期利率到长期利率存在一个时滞,这也是长期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局限性。尽管如此,长期利率仍然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一个可供选择的指标变量。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2za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