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从《师说》看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从《师说》看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admin
2015-08-01
23
问题
从《师说》看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选项
答案
唐代教育家韩愈针对当时社会中学生不重师道、“耻学于师”,教师也起不到传道卫道作用的现象,写了著名的《师说》,提倡师道。《师说》的基本精神在于“存师卫道”。在《师说》中,韩愈把教师的职责规定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师与道:韩愈认为师是“传道”的,如果一个教师不能“传道”,那就不能成为教师。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重视向师学习。尊重了师道就可以卫道了。他强调师与道是紧密结合的、不可分离的。他指出,不论年龄与地位,只要他有“道”,皆可师之,这就是他关于师与道的见解。 (2)道与业:①韩愈所谓的“道”,是指儒家道统;所谓的“业”,是指古文六艺之业。“道”是儒家基本思想基本精神;“业”是载“道”的工具。“道”与“业”二者之中,“道”为重,“业”在后,“道”比“业”更重要。 ②“传道”与“授业”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有许多疑惑之处需要教师去解释。“解惑”就是教师的第三个任务。“解惑”是解释“道”与“业”中的“惑”,并不是离开“道”与“业”去解释其他无关的“惑”。韩愈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指出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以“传道”为主体,“传道”又离不开“授业”,把“解惑”提高到应有的地位,很有意义。 (3)师与生:①韩愈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与“授业"。因此,师生关系就以“道”和“业”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就是教师;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教师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韩愈冲破了汉代重师法家法的旧框框,打破了“弟子必不如师,师必贤于弟子”的旧教条,提出了为师的新标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②韩愈的为师新标准包含有“不耻相师”,即“相互为师”的观念,提倡向更多人学习,向比自己有长处的人包括自己的学生在内学习。还含有“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意思,比《学记》所提出的“教学相长”进了一步:一方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明确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新思想。 总之,韩愈在阐述教师的任务、教师的标准及师生关系的问题时,看到了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之间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这包含了朴素辩证法的因素。他提出教师应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学有专长、认真授业。他暗示了教师既要起主导作用,又要重视教学相长、能者为师。这些卓越的见解,不但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而且对今天正确理解和处理教师的职责、政治与业务、德育与智育、教书与育人、教师与学生等关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Kf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包括()
听同样的内容,外行人和内行人听的效果会相差很远,这体现了知觉的()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是()
______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较大的应用性,但对太复杂、太简单的内容及资料性的内容不宜采用。()
“六学二馆”是()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下列说法没有体现启发诱导原则的是()
宋代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下列措施不属于宋代的是()
简述宋元时期私塾的发展与种类。
19世纪前半期,英国兴起的城市学院运动在较大程度上革新了英国高等教育传统,此类学院在教育实践中强调()。
启发诱导
随机试题
阴阳偏盛的治疗,可选择()(2002年第128题)
A.花萼B.柱头C.雄蕊D.花蕾E.头状花序辛夷的药用部位是
A.真结合径B.对角径C.中骨盆横径D.出口后矢状径E.骨盆出口横径骶骨尖端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为
有关电子“结合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004年10月,刘爽调到香港工作,将自己所有的宝马车交给罗小芳使用,并与罗小芳约定如果自己8年之内不回来就将该车送与罗小芳。2009年12月,罗小芳见刘爽去港后没有音讯,认为该车已属自己所有,便将此车租与张杰使用。2010年2月,刘爽突然回来,找到罗小芳
比较法适用的条件,是在同一供求范围内存在着较多的()。
当采用蓄电池组作直流电源时,由浮充电设备引起的波纹系数不应大于5%。()
根据《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在施工条件具备的前提下,下列有关工程预付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规模应当足以抵付()。[2008年真题]
冯骥才是出生于天津的当代著名作家、画家,主要作品有《神鞭》《挑山工》《泥人张》《珍珠鸟》《雕花烟斗》等。()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