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一: 一天晚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 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 莉莉:我们动它就动。 妈妈:是什么使它动起来的呢? 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它动起来的呢? 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它

admin2018-02-09  3

问题 情境一:
    一天晚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
    妈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
    莉莉:我们动它就动。
    妈妈:是什么使它动起来的呢?
    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它动起来的呢?
    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它自己就走了。
    情境二:
    在幼儿园教学区活动中,老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一一对应排列的两排
    一样多。当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
    (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举例说明这个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2)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

选项

答案(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思维具有不守恒性、具体形象性、刻板性和泛灵性;以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①不守恒性表现为两排相同数量的扣子,更改了排列方法,孩子会认为数量也发生了改变; ②具体形象性表现为孩子知道2个西瓜加3个西瓜是5个西瓜,但不知道2+3=5,思维需要具体事物给予支持; ③刻板性表现为孩子知道2+3=5,但不知道3+2等于多少; ④泛灵性表现在孩子认为娃娃、椅子都和她一样是有生命有思维的; ⑤以自我为中心指面对问题情境时,只会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表现在孩子认为月亮是跟着她在运动的。 (2)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的启示为: 首先,以幼儿的经验为基础,教师应了解和认识幼儿的思维特点,然后能够设身处地地假想自己拥有的是幼儿的能力,能够很敏感地变换认识的活动、对象,并且在帮助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不是一味地指导,告诉幼儿该怎样做,而是将他现在所做的事与他有过的类似经验连接,这样的指导才会有意义,才能够让幼儿的经验扩大、发展。并且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幼儿在各种活动中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其次,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要坚持直观性原则,为幼儿提供的活动要尽可能具体、形象、直观化,重视教具的形象性、生动性,使学生感到形象鲜明、生动有趣,容易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各种直观教具、实物或者进行示范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的方法,将教材内容用实物或教具表演出来,或做示范性实验,来说明或印证所授知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y0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