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和新农村作为农村人口蓄水池的作用无可替代。努力推进县域内农村人口向建制镇和乡镇集中,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蓄水池的作用”指( )。
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和新农村作为农村人口蓄水池的作用无可替代。努力推进县域内农村人口向建制镇和乡镇集中,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蓄水池的作用”指( )。
admin
2007-04-12
105
问题
城镇化过程中小城镇和新农村作为农村人口蓄水池的作用无可替代。努力推进县域内农村人口向建制镇和乡镇集中,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蓄水池的作用”指( )。
选项
A、推动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
B、将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C、逐步集纳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
D、逐步将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答案
C
解析
分析本题可以得出所谓的“蓄水池”即是小城镇和新农村,而后面紧接着又谈到“努力推进县城内农村人口向建制镇和乡镇集中”,显然也就是要把农村人口“存放”在小城镇和新农村这个大的“蓄水池”中,也就得出了这种作用就是集纳农村人口,这样只有C项符合题意,这一项说得更加明确,逐步集纳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u5e777K
0
江苏
行测
地方公务员
相关试题推荐
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二、给定资料
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二、给定资料1.200多年的工业革命,产生的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
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请考生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要求作答。2.本试题由“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二、给定资料1.教育公平作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被越来越多的
一、注意事项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申论要求两部分构成。二、给定资料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征求意见稿2月28日正式公布。教育部长袁贵仁在相关发布会上透露,教育部将建立起一套新的、适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
一、注意事项1.本卷总分100分,限时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2.请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内容,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二、给定资料1.2003年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中
一、注意事项请先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二、给定资料1.2008年,山东省生产总值达到3.1万亿元,仅次于广东。但是,进入去年9月份之后,国际金融危机对山东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并日益加重:工业生产增幅
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2.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二、给定资料1.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新农村建设的急需-双向的渴
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二、给定资料1.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劳动者报酬占GD
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是对应考者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2.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二、给定资料1.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劳动者报酬占GD
随机试题
在Fl1125型分度头上铣削z=80的直齿圆柱齿轮时,每次分度时分度手柄应转过_________r。
简要说明玩忽职守罪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A、己烯雌酚B、灰黄霉素C、麦角胺D、氯霉素E、异丙肾上腺素可产生严重心律失常的药物是()
患者,男性,68岁,高血压心脏病10余年。3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伴发热,体温为39.3℃,上二层楼后感心悸、气短。急诊以“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收入院。引起该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是
信用保险的主要险别包括()。
下列关于虚拟资本的定义的描述,正确的有()。
下列关于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和不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劳动教养人员的心理咨询以电话咨询为主。()
Customer:Excuseme!Clerk:Yes,ma’am?WhatcanIdoforyou?Customer:Ihaveaproblemwiththiscoffeemaker,andIwantmy
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该条文中的价值平衡,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