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基督教在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这一地区的犹太人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基督教在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这一地区的犹太人
admin
2017-01-24
29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基督教在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这一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基督耶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传说,耶稣诞生在巴勒斯坦伯利恒的一个马棚里,母亲叫玛利亚。基督教会后来确定耶稣出生的日期是12月25日,并将这一天定为“圣诞节”。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诞生”之年算起的,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基督教产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教义等基本史实。 掌握基督教的传播过程,理解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史料研读、自主阅读等方法,归纳基督教产生和传播的基本史实,提高史料分析及归纳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基督教在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认识到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同时宗教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和唯物主义的哲学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基督教产生和传播的过程。 教学难点: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历史作用。 三、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情景再现法、归纳法等。 四、教学用具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圣诞节的影片,提出疑问“圣诞节的产生和哪个宗教相关?它的产生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资料和提问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基督教的产生 1.列出问题,如基督教产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文中找出答案,同时组织竞赛,并进行提问给出答案。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提取,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PPT给出《圣经》的部分内容,让学生阅读并归纳总结基督教的教义,提高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通过生活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找出基督教与现代生活相关的内容,比如公元纪年和西方的一些节日等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了解和印象。 (二)基督教传播 通过回顾基督教的教义以及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理解基督教传播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学生时间阅读课文,自主归纳总结基督教传播的概况。 (三)基督教的影响(针对西欧封建社会) 通过再现史料的方式,总结归纳基督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引导学生从历史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生了解“丕平献土”的史实,以及西欧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相互维护的历史现象,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总结归纳出基督教对西欧封建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对基督教的产生、传播及历史影响等内容讲述,结合情景再现、小组讨论、自我总结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能力。 环节三:巩固提高 通过习题演练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设计意图:借助习题演练及时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查缺补漏加深记忆。 环节四:小结作业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以基督教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对本课进行回顾和总结。 教师设计探究问题:基督教对现代的生活还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宗教? 设计意图:教师给出明确的命题,激发学生的拓展意愿,锻炼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一、基督教的产生 二、基督教的传播 时间 原因 地点 概况 人物 三、基督教的影响 教义 地位 影响 七、教学反思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FP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测试后对部分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了统计,并选取了典型的解题过程加以分析。【试题】试计算常温下配制50mL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3g/cm3)所需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3g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相关问题。《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学习
在学习“空气”内容时,某教师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感受人与空气的密切关系,认同空气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这一教学目标属于()。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资料,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不属于教材分析内容的是()。
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面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试题】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体积均为100mL的两种一元酸HX、HY。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时若HY的pH=3,HY是弱酸B.若H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习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不同的学习策略会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化学学习中,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
下面是某化学教师关于“燃烧的条件”课堂教学实录片段。老师:燃烧时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可能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的历史。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也屡见不鲜,那么,物质燃烧到底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学生1:燃烧需要燃料。学生2:燃烧需要氧气。学
目前,我国人教版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融入了许多和人们日常行为有关的先行组织者材料,其主要目的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以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随机试题
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肢体困乏,饮食锐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者,其治法是)(2011年第58题)
PT燃油系统中取消了()油管。
A.抑制甲状腺素合成B.抑制甲状腺素释放C.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外周作用D.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普萘洛尔
在信息科学中,能够计数的离散量称为
被派遣劳动者应当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
下列措施中,不属于王安石变法的是:
某超市销售双层锅和三层锅两种蒸锅套装,其中双层锅需要2层锅身和1个锅盖,三层锅需要3层锅身和1个锅盖,并且每卖一个双层锅获利20元,每卖一个三层锅获利30元,现有7层锅身和4个锅盖来组合双层锅和三层锅两种蒸锅套装,那么最大获利为()。
论述了解不同类型运动的疲劳特点对运动实践的意义。
prototext
A、Whatthemanbookedisasingleroom.B、Themanandhiswifewanttocheckout.C、Asingleroomcan’tbechangedforadoubl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