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案情:镇长黄某负责某重点工程项目占地前期的拆迁和评估工作。黄某和村民李某勾结,由李某出面向某村租赁可能被占用的荒山20亩植树,以骗取补偿款。但村长不同意出租荒山。黄某打电话给村长施压,并安排李某给村长送去1万元现金后,村长才同意签订租赁合同。李某出资1
案情:镇长黄某负责某重点工程项目占地前期的拆迁和评估工作。黄某和村民李某勾结,由李某出面向某村租赁可能被占用的荒山20亩植树,以骗取补偿款。但村长不同意出租荒山。黄某打电话给村长施压,并安排李某给村长送去1万元现金后,村长才同意签订租赁合同。李某出资1
admin
2017-11-24
70
问题
案情:镇长黄某负责某重点工程项目占地前期的拆迁和评估工作。黄某和村民李某勾结,由李某出面向某村租赁可能被占用的荒山20亩植树,以骗取补偿款。但村长不同意出租荒山。黄某打电话给村长施压,并安排李某给村长送去1万元现金后,村长才同意签订租赁合同。李某出资1万元购买小树苗5000棵,雇人种在荒山上。
副县长赵某带队前来开展拆迁、评估工作的验收。李某给赵某的父亲(原县民政局局长,已退休)送去1万元现金,请其帮忙说话。赵某得知父亲收钱后答应关照李某,令人将邻近山坡的树苗都算到李某名下。
后李某获得补偿款50万元,分给黄某30万元。黄某认为自己应分得40万元,二人发生争执,李某无奈又给黄某10万元。
李某非常恼火,回家与妻子陈某诉说。陈某说:“这种人太贪心,咱可把钱偷回来。”李某深夜到黄家伺机作案,但未能发现机会,便将黄某的汽车玻璃(价值1万元)砸坏。
黄某认定是李某作案,决意报复李某,深夜对其租赁的山坡放火(李某住在山坡上)。
树苗刚起火时,被路过的村民邢某发现。邢某明知法律规定发现火情时,任何人都有报警的义务,但因与李某素有矛盾,便悄然离去。
大火烧毁山坡上的全部树苗,烧伤了李某,并延烧至村民范某家。范某被火势惊醒逃至屋外,想起卧室有5000元现金,即返身取钱,被烧断的房梁砸死。(2012年卷四第二题,22分)
如认定黄某放火与范某被砸死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可能有哪些理由?如否定黄某放火与范某被砸死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可能有哪些理由?(两问均须作答)
选项
答案
肯定因果关系的大致理由: (1)根据条件说,可以认为放火行为和死亡之间具有“无A就无B”的条件关系; (2)被害人在当时情况下.来不及精确判断返回住宅取财的危险性; (3)被害人在当时情况下,返回住宅取财符合常理。 否定因果关系的大致理由: (1)根据相当因果关系说,放火和被害人死亡之间不具有相当性; (2)被告人实施的放火行为并未烧死范某,范某为抢救数额有限的财物返回高度危险的场所,违反常理; (3)被害人是精神正常的成年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非常清楚,因此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4)被害人试图保护的法益价值有限。只有甲对乙的住宅放火,如乙为了抢救婴儿而进入住宅内被烧死的,才能肯定放火行为和死亡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解析
本题考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受贿罪、贪污罪、盗窃罪、故意毁坏财物罪、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判断、共同犯罪、犯罪未遂。
1.法条:《刑法》第163条第l款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成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164条第1款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成立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1)村长成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①主体:村长属于村民自治组织工作人员,即法条中的“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具备此罪的主体身份。注意,基层组织成员只有代行政府职能时才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此案中村长行使的职权与政府职能无关。
②行为:村长收受他人财物后,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超过5000元,满足此罪的客观要求。
③故意:村长对于自己的“权钱交易”有明确的认识,满足此罪的主观方面。
(2)黄某、李某成立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①目的:二人利用黄某职务行为获得的信息优势,为了谋取本来没有资格获取的利益而行为,符合“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犯要求。
②行为:给付非国家工作人员1万元现金,达到了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的追诉标准。
③共犯:黄某是教唆犯,李某是实行犯。
④黄某打电话向村长施压,本身属于滥用职权,但是最终的危害性后果不是滥用职权的结果,而是贿赂的成果,所以黄某并不成立滥用职权罪。
2.法条:《刑法》第388条之一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通过该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或者利用该国家工作人员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赵某的父亲对于赵某在退休前也没有职务上的制约,其对赵某的影响来源于父子关系。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核心在于“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或者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如果国家工作人员没有被“利用”,而是知情共同收钱办事的,则双方成立受贿罪的共同犯罪。
对此,不同观点认为,如果关系人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受财物的,即使被利用的国家工作人员知情并同意请托的,关系人在与国家工作人员成立受贿罪共犯的同时,也成立独立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想象竞合从一重处理。
3.此处的难点在于二人到底成立诈骗罪还是贪污罪。二罪的区别在于:
(1)是否利用职权;
(2)骗取的财物是否属于行为人主管、管理、经营、经手的财物。
(1)本案中黄某身为镇长,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2)黄某其负责某重点工程项目占地前期的拆迁和评估工作,利用职权掌握的信息为自己谋取利益,本身并不足以成立贪污罪,仍然可以是欺骗土地补偿金的诈骗罪的教唆犯和帮助犯。但是土地补偿都是通过镇政府拨付的,此时黄某骗取的就是自己经手的公共财物,成立贪污罪。但是题目中对此并没有明确,需要考生予以补充情节。
(3)黄某成立贪污罪,则李某成立贪污罪的共犯。
4.李某盗窃黄某财物,即使对象是黄某非法占有的财物,也成立盗窃罪。但是李某未能发现财物而未得逞,是着手以后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被迫放弃的情况,成立盗窃罪的未遂。李某另起犯意砸车的,成立独立的故意毁坏财物罪。
陈某教唆李某盗窃的,成立盗窃罪的教唆犯,也为盗窃罪的未遂承担责任。
5.注意,“报警义务”不等于“救助义务”。救助义务意味着行为人有保护法益的强制性义务。
6.因果关系的理论分为条件说、相当因果关系说、客观归责理论。
(1)条件说:“没有前者行为就没有后者结果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条件关系是肯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最低限度要求。完全遵循条件公式,意味着任一条件都是原因(等价理论)。
(2)相当因果关系说:在条件关系的基础上,追加认定因果关系的要件,通过“相当性”来限定因果关系:
①要求实行行为通常会发生构成要件的结果;实行行为与构成要件的结果之间的关系不是异常的、不适当的(经验上的通常性,此所谓“相当性”)。
②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人可能认识、预见的,或者行为人特别认识、预见的。
(3)客观可归责性:实行行为产生的危险被现实化为构成要件的结果,行为就是结果的原因。
①实行行为制造了或者将已有风险升高到不被容许的风险。
②风险以一般人能够预料(非罕见)的方式被实现为构成要件的结果。
③结果存在于构成要件效力范围之内——即在行为人负责领域。
无论根据何种理论,认定范某死亡与黄某放火行为之间因果关系的核心都是范某返回取财的行为是否是异常的。如果认为人应该保命舍财,则范某的行为是常人所不为的,具有异常性,阻断放火与死亡的因果关系。(很显然这个结论是合适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en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主观题试卷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主观题试卷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扶贫办支持采选场领取《采矿许可证》的行为是否合法?扶贫办发文决定将采选场作为扶贫项目移交给富强乡直接管理属于什么行为?
本案中,王某和刘某签订的书面合同包含了哪些法律关系?刘某对此房屋拥有什么权利?
何地法院对本案具有诉讼管辖权?对于海北公司提出的反诉,人民法院的正确处理方式是什么?
乙要求委托余某、肖某、戊三人共同为自己辩护,因为三人都是乙的好朋友。余某,男,无固定职业,3年前因妨碍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余某不服一审判决,上诉后二审法院维持一审判决。余某仍然不服,屡次申诉减免。经查,对余某的定罪量刑完全正确,但余某不思悔改,现刑满
某中级人民法院对一刑事案件如何认定事实无法形成统一意见,便向所在省的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请示,省高级法院刑二庭通过开会研究并报院审判委员会讨论,以公函形式作出明确答复。该中级人民法院依此答复顺利地对案件进行了及时地判决。问题:请运用法理学的有关原理对此进行
刘某委托张某代为销售鲜花,而张某在中途将鲜花委托运输公司代为销售,未经刘某同意,张某是否超越了代理权?为什么?运输公司与张某之间是什么法律关系?
案情:昆明花商刘某委托运输个体户张某开车运输一批鲜花到北京,由于刘某与张某长期有生意来往,又加上刘某这几天生意比较忙,一直无法脱身,于是刘某拟定了一个价格范围,委托张某将鲜花按时运到指定地点卖给北京的客户,价格由张某根据当时花的状况在刘某拟定的价格范围内自
2003年12月31日,方某将自己的2所房屋出租给刘某使用,月租金2000元,租赁期限5年。但是,双方并没有签订书面的房屋租赁合同。2004年,房屋由于大雨出现了裂缝,刘某多次要求方某修理,方某都没有修理,刘某因此自己花费400元钱,请人将房屋加以修理。
案情:市纺织厂(位于和平区)于2003年8月30日,为了转变企业长期亏损的局面,以市河东区房地产开发公司为担保人向市河西区城市信用社贷款200万元,合同在河西区签订,后纺织厂用贷款购买了一套德国产的纺织生产线。贷款合同约定,贷款期限为6个月,贷款利息为9.
随机试题
下列关于视锥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舌体强硬的主病为
五磨饮子适用于喘证之
甲公司的抵押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甲公司可否要求龙某退还其占用的120万元中的60万元?为什么?
在设备内受限空间作业时,设备内照明电压应该小于或等于()。
(2007年)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单缝两端处的光线到达屏幕上某点的光程差为δ=2.5λ,(λ为入射单色光的波长),则此衍射方向上的波阵面可划分的半波带数量和屏上该点的衍射条纹情况是()。
ForthepeoplewhohavenevertraveledacrosstheAtlanticvoyageisafantasy.Butforthepeoplewhocrossitfrequentlyonec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论证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它( )
"Salty"RicePlantBoostsHarvestsBritishscientistsarebreedinganewgenerationofriceplantsthatwillbeabletogrow
Whenthesentence"ShallIbuyyouadrink?"isturnedintoindirectspeech,whichofthefollowingismostappropriat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