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张某、谢某和吴某三人共同盗窃他人财物达8万元,被法院分别判处10年、11年和12年的有期徒刑,张某不服提起上诉。谢某、吴某没有提起上诉。对此,第二审人民法院下列哪些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张某、谢某和吴某三人共同盗窃他人财物达8万元,被法院分别判处10年、11年和12年的有期徒刑,张某不服提起上诉。谢某、吴某没有提起上诉。对此,第二审人民法院下列哪些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admin
2009-03-15
57
问题
张某、谢某和吴某三人共同盗窃他人财物达8万元,被法院分别判处10年、11年和12年的有期徒刑,张某不服提起上诉。谢某、吴某没有提起上诉。对此,第二审人民法院下列哪些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选项
A、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张某的量刑偏轻,但仍维持原审判决
B、第二审人民法院只对张某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C、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一审判决对谢某的罪名认定不当,但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故改变了罪名,判决11年的有期徒刑
D、如果检察机关认为吴某的判决偏轻,对吴某的判决提出抗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审判时认为吴某的判决正确,但谢某的判决偏轻,遂加重了谢某的刑罚
答案
1,4
解析
《刑诉法解释》第257条第(一)项规定:“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的,既不能加重提出上诉的被告人的刑罚,也不能加重其他同案被告人的刑罚,”选项A正确。第 (三)项规定:“对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只是认定的罪名不当的,在不加重原判刑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罪名。”选项C正确。第246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选项B错误。第 258条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只对部分被告人的判决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对其他第一审被告人不得加重刑罚。”故选项D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gW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由甲公司向乙公司交付1吨药材,乙公司付款100万元。乙公司将药材转卖给丙公司,并约定由甲公司向丙公司交付,丙公司收货后3日内应向乙支付价款120万元。张某以自有汽车为乙公司的债权提供抵押担保,未办理抵押登记。抵押合同约定:“在
甲赴宴饮酒,遂由有驾照的乙代驾其车,乙违章撞伤丙。交管部门认定乙负全责。以下假定情形中对丙的赔偿责任,哪些表述是正确的?(2013年)
甲的儿子乙(8岁)因遗嘱继承了祖父遗产10万元。某日,乙玩耍时将另一小朋友丙的眼睛划伤。丙的监护人要求甲承担赔偿责任2万元。后法院查明,甲已尽到监护职责。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2015/3/24)
甲男与乙女通过网聊恋爱,后乙提出分手遭甲威胁,乙无奈遂与甲办理了结婚登记。婚后乙得知,甲婚前就患有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且久治不愈,乙向法院起诉离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2009/3/19)
甲与乙登记结婚3年后,乙向法院请求确认该婚姻无效。乙提出的下列哪一理由可以成立?(2011/3/22)
某日,甲得知前不久某路桥工程公司在朱楼村公墓附近修路时,不慎挖到了其舅舅的墓地,将其舅舅的骨灰盒碰裂。甲恼羞成怒,向公司索赔,主张精神损害赔偿100万元。公司认为,修路是为公共利益,确有碰裂事实,但及时修复,不应支付高额赔偿费用。甲于是向法院起诉。对此,下
甲与乙为多年夫妻,后因家庭琐事常发生争执,甲因无法忍受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乙离婚,关于本案的审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某市仲裁委员会仲裁某一合同争议案件:首席仲裁员某甲认为应裁决合同无效;仲裁庭组成人员某乙、某丙认为应裁决合同有效,但某乙认为应裁决解除合同,某丙认为应当裁决继续履行合同。本案应当如何作出裁决:()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哪些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在重整中,经管理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请求,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情形?()
随机试题
关于金额排序分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有关献血者私人资料保密的意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关于CT的基本原理。下列是CT成像物理源的是
患者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塞流涕,脉浮紧。其舌苔应是()
若(3x2+2x)dx=0(k≠0),则k等于()。
下列模式中只需进行一次招标的是()。
正确理解“预测”是十分必要的,正确的理解“预测”即()。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可以增强公众信心,消化意外损失,防止银行倒闭,因此商业银行的资本应该越多越好。()
办事公道是指从业人员在处理关系时,要坚持()。
能得到组合框Combo1中最后一个列表项序号前表达式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