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乙、丙三人共同抢劫案,一审判决后,甲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后突然死亡,乙也提起了上诉,丙未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请根据本案回答下列问题: 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对乙、丙的量刑均过轻,且应定抢劫罪,则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有:( )
甲、乙、丙三人共同抢劫案,一审判决后,甲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后突然死亡,乙也提起了上诉,丙未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请根据本案回答下列问题: 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对乙、丙的量刑均过轻,且应定抢劫罪,则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有:( )
admin
2015-05-04
107
问题
甲、乙、丙三人共同抢劫案,一审判决后,甲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后突然死亡,乙也提起了上诉,丙未提出上诉。二审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请根据本案回答下列问题:
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对乙、丙的量刑均过轻,且应定抢劫罪,则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有:( )
选项
A、二审法院不得加重乙的刑罚,但可以加重丙的刑罚
B、二审法院不得加重乙的刑罚,也不能加重丙的刑罚
C、二审法院不得加重乙、丙的刑罚,但可以改变罪名
D、二审法院既不得加重乙、丙的刑罚,也不得改变罪名
答案
B,C
解析
本题考查上诉不加刑原则及其例外。根据《刑诉解释》第325条的规定,共同犯罪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提出上诉的,既不能加重提出上诉的被告人的刑罚,也不能加重其他同案被告人的刑罚。对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只是认定的罪名不当的,在不加重原判刑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罪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H9N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王某因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罚执行1年以后,王某以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为由,申请暂予监外执行,请根据本案情况回答下列问题: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王某:()
根据刑法的规定,下列情节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有哪些?
中国利华公司提供土地使用权,英国爱克公司提供现金出资共同设立一专门从事机械制造的中英合作经营企业。由于某种情形的发生,英国爱克公司意图减少其在该合营企业的投资,进而减少该企业的注册资本。以下关于合作经营企业在经营期间注册资本减少的说法正确的有:()
张某,甲市人,中国乙市远洋运输公司“黎明号”货轮船员。“黎明号”航行在公海时,张某因与另一船员李某发生口角将其打成重伤。货轮返回中国首泊丙市港口时,张某趁机潜逃,后在丁市被抓获。该案应当由下列哪一法院行使管辖权?
张某盗窃价值15000元的财物后逃到外地,因害怕从重处罚,就向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写了一封信,如实地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和赃物藏匿地点,张某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张某的行为属于:( )
王某是国家工作人员,因受贿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缓刑期执行一年后,王某向司法机关检举揭发张某贪污公款500万元的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则对王某应当如何处理?()
下列关于死刑复核案件的论述,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曹某因泄私愤于某日晚潜入李某家中,将事先准备好的硫酸泼向熟睡中的李某,致使李某全身大面积烧伤,重度毁容。此案经县公安局侦查终结后,移送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县检察院审查后认为,曹某作案手段残忍,情节特别严重,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直至死刑。为此,正确的做法是:
某市卫生局经调查取证,认定某公司实施了未经许可擅自采集血液的行为,依据有关法律和相关规定,决定取缔该公司非法采集血液的行为,同时没收5只液氮生物容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卷二真题试卷第89)
随机试题
A早产儿B新生儿C3~4个月小儿D5~6个月小儿E8~10个月小儿发生生理性流涎时小儿月龄为
A.经常汗出不止B.入睡则汗出C.汗出蒸蒸D.全身战栗后出汗E.头痛欲裂,汗出热退属于盗汗的症状是()
关于政策评价咨询的说法,错误的是()
在以下民事诉讼答辩制度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下面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在山东处于领先的经济地位,对全国的影响力较大。作为一个沿海的旅游城市,酒店业比较发达,数量众多。但整体管理水平并不高,很多酒店目前还都处于手工操作的阶段。部分客户对酒店管理系统持有排斥态度,认为没有必要在这块进行投资。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
毛泽东把一般领导者的职责概括为“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总的来说,行政领导的职责主要体现在()。
在评价改革开放30年历史的时候,如果抽象地论证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或者具体地罗列改革开放的成就,都难以统一思想。因为有人同样可以罗列许多存在的问题。并同改革开放前做简单对比,甚至否定客观结论。因此,要从大处着眼,用历史的眼光来___________,把这
试评析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最新回复
(
0
)